最初由 daniel2004 发布 "要让最美的瞬间在我面前划过,不能拍片。" 我和影友一起出去拍片,每每遇到那可净化人类心灵的美景,没有去体会这上帝赐给我们的美丽, 而都是在那里埋头苦干,眼睛盯着取景器,生怕漏掉什么,事实上我们全都丢掉了最美东西,丢掉了在神圣的美景中接受心灵的洗礼的机会。 有人会说,我把它记录下来,带回去,慢慢欣赏,同大家一起分享,不是更好吗? 我要问他“胶片装得下这美景吗?” 这里引用新概念英语中的一端文章: 大致的意思是,一个年轻人看到日落,无法理解和表达心中的激情,便得出结论:那一定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无论是谁在强烈感受到美的时刻,心中都不禁油然而生一种遐想:我们似乎瞥见了另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射向我们的一线光芒。 你在美丽的日落中有何感想呢? |
最初由 alanmeng 发布 实践是人类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它具有能动性的特点。摄影也是这诸多实践活动中的一种。 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这个基础上,意识具有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超越性。同时,意识还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比如可以影响人的精神是否愉悦等。 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在摄影这一实践过程中,就是一种有意识的创造,他们不畏艰险,付出金钱和精力又为的是什么呢?难道就是为了“心中都不禁油然而生一种遐想”?饥饿想吃饭,天寒想穿衣,饱暖之后思淫欲,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也是最强烈的欲望。在满足生理需求之后,人类转向心理需求。追求社会认同,希望创造人生最大的价值,探索自己能力的极限,实现自己价值的极限。当然,淡泊名利,独善其身的人是有的,佛教上不是还有度人和度自两种修练方式的区别嘛?如果将摄影当做纯粹是为了自己修身养性和消遣自娱的方式,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设想,如果那些摄影大师们也自我陶醉于美景、或感慨震惊于新闻事件的现场,我们还看得到那些震憾人心的传世之作嘛? 一位摄影界名人的一段话也许能对我们对摄影的认识有所启迪: 坚持摄影能动性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向着推进人类和平、共同文明、共同发展、共同幸福的主题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的题材挖掘。在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中,用我们震慑人心的作品感动人类、启发人们,在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和美丽景观的过程中,在给人类生活带来审美需求和愉悦的同时,也不断改变人们的生活和思维,使人类朝向更加文明的明天迈进,才是我们摄影人最为崇高的理想,也是永恒的创作主题。 上面只是个人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请大家和楼主鉴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