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矛盾显而易见。顾炎武就“士绅治乡”提出的解决办法,其实
是意在由上层士绅掌理朝政。处于下层的生员被谴责,完全是因为他们
缺乏上层士大夫在道德上的自控能力。后者因为已经通过科举的层层考
验,因此肯定也具有更高的品德。也就是说,人们认为,士大夫阶层中
地位的高低,能反映其受教育水平。鉴于儒家教育被视为一个修养道德
的过程,于是,一个人的功名越高,品德也就越高。这一还有待争论的
假设背后,是顾炎武自己对士绅阶级特性变化的独特感受。他著述的时
代,正是大量土地迅速成为高官的酬赏,房地产的经济基础衰退之时。
顾炎武的确因为一个不忠的农奴,丧失了自己在长江下游的家产。因
此,他对逐渐消失的乡村社会有种怀旧之情。在这样的社会中,一名拥
有地产的士绅可以家长式地处理地方事务,并向地方政府灌输“封建主
义精神”。为了恢复这种假设的仁慈,他继续将上层士绅的责任和道德
理想化。在他看来,这些上层士绅更适合这种赞誉,因为他们是比其先
辈更无私的地主。另一方面,作为乡村管理者的生员没有可以依靠的土
地,因此便只能“鱼肉乡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