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在ISEE工作坊第一次看片会上,贾代腾飞打开他的《杯底的秘密》时,也打开了所有人窥探摄影之秘的眼睛。
毫无疑问,这是ISEE海南万宁季最大的惊喜之一:它给了初来乍到、尚在试水的摄影师们一个强烈的信心:摄影如奇遇,有心必相逢,哪怕天涯海角,素昧平生。
此前十余日,我坐在万宁最著名的瓦西里咖啡馆,打量着这一方烟火蒸腾的红尘。策划整体选题时,我认为应该有一个能反映万宁南国风情的作品。在“咖啡”与“槟榔”之间,我坚持了前者,放弃了后者。原因很简单:具备反差度的独特性,是一个摄影专题最终能够脱颖而出的先天基因。咖啡,在中国人的习惯思维中,属于“舶来品”;在万宁,它却属于日常品:新闻办主任陈循静告诉我,他们管咖啡叫“老爸茶”,五元一杯,常就着油条白粥入胃——这种出人意料的反差,恰恰是万宁的人文经济、市井百态迥异于别处的独特个性。而“槟榔”,则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共性”。一杯咖啡,既氤蕴着生活气息,又牵连着重要产业,不拍,岂非浪费?
贾代腾飞作品
但是,怎么拍呢?
这也是十余日后,贾代腾飞坐在瓦西里,苦苦思索的问题。
“楠姐姐,你先看这些,”晚上,贾代打开他的苹果电脑,对我说:“这是我按照一般思路拍的,咖啡种植园、加工厂、销售、喝咖啡的人……总感觉很平淡。”的确,画面毫不出彩。“然后,你再看这些。”贾代打开了另一个文件夹,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只咖啡杯底的特写,浓淡深浅的渍痕居然酷肖一幅墨分五色的微型山水!惊喜还在后头:一只只咖啡杯底在屏幕依次展现,半卧的美人、层叠的松林、走动的人腿、乃至面壁的达摩、黑脸的判官徐徐而来,惟妙惟肖,呼之欲出。“拍不出来,我就在瓦西里给自己灌咖啡,不加糖,不加奶,真苦!结果,喝完了,奇迹出现了。”——灵感就这样从天而降:给离不开咖啡的万宁人,和他喝完的咖啡杯底各拍一张肖像,二者并置,浑然天成。
贾代腾飞作品
贾代腾飞作品
大家没有吝惜对贾代的赞叹,这不仅是因为一张张肖像优美而通透,更重要的是,这样一种拍摄思路完全跳出了一般的专题操作模式和经验。同样地,它在“具备反差度的独特性”上另辟蹊径:谁会想到,喝尽的咖啡杯底居然别有天地、暗藏乾坤?天天喝咖啡的万宁人没有发现,刚刚来到的贾代却一眼识珠。实际上,摄影永远要向“一般经验和模式”挑战,无论策划还是拍摄。因此,整组专题带来的惊喜,不仅是视觉上的“眼前一亮”;更是情感上的“心中一动”:这咖啡哪里只是咖啡?分明是一种知足达观的精神向度。这人又哪里只是寻常的人?分明个个都是富于想像的生活艺术家。谁不会想到万宁喝上一杯这样的咖啡?我没有更多要指点的,只是提醒他注意人物选择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以及图片说明即用人物口语呈现。
一个并不算重大的题材,却被年轻的贾代拍得灵动飞逸、神采倍出。而且,他赋予专题的这种气质,给整个万宁系列深邃沉静的主色来了一抹出乎意料又恰到好处的明快笔调,让我非常欣喜。
我深知,这神来之笔的背后是贾代积以数年的用心与用功。2010年,我和贾代在 “三人行”摄影大师工作坊相识。这个在我眼里有些“精神多动症”的天真大男孩儿,彼时尚在万丈的热情与万重的迷茫之中执着。那次他拍了一张照片:一个军容整肃的女兵,映照着一丛疏淡寥落的树影。我说:“有时候,一张照片之所以好,正是因为它充满了矛盾。”在那以后,我看着贾代一步步成熟地拍出“充满了矛盾”的作品,从备受好评的《流水线上的爱情》到斩获华赛金奖的《摇晃的财富》……他拍照片,会做大量的案头功课,会写详细的采访提纲,会以他的单纯和热情感染拍摄对象,会在可能的思路之外再多想想。
摄影如奇遇,有心,才会相逢。
一个真正的摄影师,从来不依赖于题材本身的重要和稀缺,相反,他会以他的“拍摄”在司空见惯中成就重要和稀缺,最终成就独一无二的自己。这就是摄影的秘密。贾代说,他曾在大学时给我写信,问我:做一个摄影师,究竟有没有意义?我想,他现在一定有了一个圆满的答案吧?
最新评论(2)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