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边缘的小剧场里,来自乡间的戏班子在艰难的生存着。在马鞍山市西村,来自巢湖农村的郑宏文庐剧团已经演出一个半月了。
说是庐剧团,实际上他们什么都唱。庐剧的市场主要在安徽省内,出了省,他们就改唱黄梅戏。有时候,到了浙江,他们还能唱越剧。都是一样的故事,一样的唱词。市场需求什么他们就得会什么。
团里的演员有的来自无事可干的专业团体,有的就是跟师傅后面学过几年。由于生存的艰难,他们的年龄都偏大,有的已经根本就不能演一些要求高的角色。不过,看戏大多是老年人,有戏看他们就满足了。
郑宏文就是团里的台柱子——团长兼小生。他的爱人唱得是旦角,也是顶梁柱。说起收入,曾在市级专业团体呆过、录过光碟,见过些世面的郑宏文说,仅仅比在家种田强些。团里的另外一位演员在聊天的时候说,这几天剧场的老板在盖房子,他们闲暇时,还在工地上打过短工,一天20元。
戏班子生存艰难,戏园子的生意也紧巴巴。西村剧场的老板王桂林说,人多的时候,肯定是有人包场,300块包一场然后大家免费看。平时卖票,壹圆一张还是有人嫌贵。要不是带着卖点瓜子香烟,剧场也撑不下去了。
两个月后,我们有一次来到西村,又看见了郑宏文。不过他不是团长了,由于活不是太多,他的剧团解散了。这次,他是给另外一个剧团打工了。他还是主角,一天唱两场,下午和晚上总共7个小时,得50元工资。
相机品牌:尼康(Nikon)
相机型号:NIKON D70
光圈:f/9.0
曝光时间:1/500 ISO:
焦距:20.0
拍摄时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