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亭园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东南部,公园北起公滨路,南至红星村,西起油坊街、香德街,东至电碳路,占地面积72.9公顷,是国内目前同类主题中占地面积最大的公园。
中国亭园的原址,原是一个垃圾倾卸场,常年堆积生活、工业、建筑等垃圾,垃圾堆高差达15米,囤积垃圾量约461万立方米。
2010年底,香坊区有关部门尝试对这里进行示范性改造,旨在通过重塑地形、植被覆盖、增设历代名亭等手段,改良土壤、改善周边环境,注入文化元素、增加人文景观。
亭园以中国历代名亭原貌复建为主线,辅助修建或古朴厚重或灵巧轻盈的亭、廊、榭、阁,依托北方城市中的丘陵地貌栽植花木,主要树种为獐子松、落叶松、白桦、紫丁香等。
公园整体以亭为主题,追溯中国“亭”的发展历史及在园林景观中的地位,以陶然亭、醉翁亭、爱晚亭、牡丹亭等34座或古朴厚重、或灵巧轻盈的亭、廊、榭、阁按照1:1的比例复建于园内,栽植各类树木10万余株,成为目前国内以亭为主题的、占地面积最大的城市主题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处遍赏中华名亭的独特游览胜地。
全园由八个分区组成:游目骋怀区、霜天红叶区、返璞归真区、清斯濯缨区、宁静澹泊区、寄情自然区、秾艳凝香区、怀古感今区。每一分区体现一种中国传统的思想与理念,并与八大名亭有机结合在一起,给人们以不同的文化氛围,别样的游览感受。
在我国,亭的历史十分悠久,可以上溯到商周以前(“亭”字的出现相对较晚,至今发现的最早的“亭”字记载是先秦时期的古陶文和古钦文)。汉以前的亭按其功能可分为四类:城市中的亭,如街亭、市亭、都亭、旗亭等;行政治所的亭(汉高祖刘邦曾做过泗水亭的亭长);边防报警的亭;驿亭(或称邮亭,是秦汉时期设在交通要道上的“亭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亭的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亭功能的改变,大致以魏晋南北朝为界。古代最早的亭并不是供观赏用的建筑,如周代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塞的小堡垒,设有亭史。到了秦汉,亭的建筑扩大到各地,成为地方维护治安的基层组织所使用。魏晋南北朝时,亭作为点景建筑,开始在园林中出现。隋唐时期,园苑之中筑亭已很普遍,如杨广在洛阳兴建的西苑中就有风亭月观等景观建筑。唐代宫苑中亭的建筑大量出现,如长安城的太液亭。宋代有记载的亭子就更多了,建筑也极为精巧。明清时期,古亭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对亭的造型、选址和周围环境的设计十分讲究。
《园治》中将亭定义为:“亭者,停也,人所停集也。”《营造法原》中将亭定义为:“亭为停息凭眺之所”。由于亭小巧玲珑,通透空敞,视野良好,具有休息、赏景、点景等功能,所以,它很早就受到园林建造者的重视。
-
相机品牌:索尼(Sony)
相机型号:索尼 A900
光圈:f/16.0
曝光时间:1/250 ISO:400
焦距:28.0
拍摄时间:无
镜头型号:Minolta AF 28-135mm F4-4.5 or Sigma 28-105mm F4-5.6 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