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车过平求,没有不停车观赏,摄影素描品评一番的。车过银良,转一个弯,便有一小景映入你的眼帘。只见不宽的田坝旁边,小溪的堤坎上,矗立一棵巨大的榕树,浓荫远播。大树根部建一小小红亭,那是敬土地菩萨的小庙,边上还有功德碑。一座别致的风雨桥就从古榕树下横架过去,伸向那小小的寨子,然后分开进入一条条小小的里巷里去,偶见侗女着素净古朴衣衫,出入巷里,翩然如舞,仿若进入一幅仿古的画。风雨桥上,上了年纪的老人,在那里悠然地吸烟、摆古,任凭凉风轻抚,分享那份怡然的清幽。桥下是一湾清流,水上水牛卧波,儿童戏水,鸭鹅悠游,侗女汲水洗衣捶布,声音起起落落,高高低低。有人说侗家人生活节奏要比城里人慢上半拍,日子总是慢悠悠的过,一如桥下溪水,虽汩汩有声却漫不经心。你不禁怦然心动,这是到哪里啦?
都说苗族居高山,侗家坐水边。侗家人不仅坐水边,而且因水而得灵气,因水而富韵味,因水而雅致与阴柔。因得水的灵性启发,他们对水的理解,对水的运用亦到了极致,让水流出殷实,流出诗意来。
平求利用村前这条小溪造福村人,滋润这片土地,滋润这一方人的日子。因为过去,“近火不得火烧烟,近水不得水打田”。于是平求人发明了水车。用树枝与藤条编造出一个巨大的圆盘,圆盘边上安上水筒,圆盘立起,竖架河边,用水作动力,让圆盘日夜旋转,吱吱呀呀。河水便滔滔汩汩,流进万顷良田,无需看天公脸色,亦能旱涝保收,稻香鱼肥。
平求人还利用水建造水碾、水磨和水碓,借得水力改善了生产条件,解放了生产力,而用水碾、水磨、水碓碾磨出来的米粒特别完整,特别丰润,煮起来特别的香,特别好吃。所以,至今,他们不愿用打米机,而是继续使用传统的脱粒方法。现在看来,不仅是保存了一份传统文化,还保存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平求人是智慧的,他们掌握了这条小溪的脾性,入夏以后便拦河放鱼,每家按规定数量,将鱼苗放入河中,春节的时候,开闸捉鱼,举寨参与,鱼丰人乐,春节便过得有滋有味了。
平求人是勤劳的。他们春来播棉种,夏至薅棉地,秋到摘棉桃,入冬抽丝成线,自织成布,裁剪成衣。他们身穿的都是自织的亮青布,闪光发亮,窸窣有声。这些侗布,同样得益于这条溪水的反复浸染、漂洗,然后千捶百炼而成。侗家女孩因水而灵性,因水而聪慧,心灵手巧,从小就跟着母亲学织布、学刺绣、学做衣,待到婚嫁年龄,嫁衣亦准备就绪。侗女穿上自织的嫁衣,配上一些配饰,加上她们的自信与满足,因而衣袂飘逸,风情婀娜,婷婷可人,羡煞那些行歌坐月的腊汉(后生)们。
别看平求小,可它是侗乡的浓缩和精华,七里八乡的文化习俗、侗戏、侗歌,这里都有。特别是侗歌来历的传说,他们信口说来,有根有据,有滋有味,而且有多种版本,最有代表性的是赵文福整理的《侗歌来历的传说》。
平求捕鱼,是大家出力,平均分配,互帮互助,平等友爱,充满着浓浓的乡情…………
-
相机品牌:索尼(Sony)
相机型号:索尼 A900
光圈:
曝光时间: ISO:
焦距:NaN
拍摄时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