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民居(Residential aear on high platform)
高台民居位于喀什市老城东南端一座高达四十多米,长八百多米的黄土高崖上,维吾尔地名:阔孜其亚贝希,意为高崖土陶。因土崖时代居住生产土陶的手工艺人,还有数十家土陶作坊而得名。
高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在历史上相传名将班超,耿恭在此留下足迹。公元九世纪中期喀喇汗王朝时,就把王宫建在这个高崖北面坡上,历史上高崖北坡与南坡都是在一起的,是一条长一千多米,高30—50米北南走向的高崖,后来被洪水冲出一个大缺口,从此南北割断,就形成了现在各自分割的两个高崖,南崖就是现在的高台民居。
早在一千多年前便有维吾尔先民在此建房安家,建房时发现高崖土层中一种维吾尔人叫“色格孜”的土质细腻,带有粘性的黄土,很适合用作土陶,从此有很多土陶作坊落户生根。此后的千年岁月中维吾尔人陆续来到高崖修房定居,时代繁衍,随着人口增加,宅院建筑不断扩大延伸,房连房,楼连楼,层层叠叠,几乎没有一点富余的空间,精明的维吾尔人就发明了独具一格的“过街楼”,“半街楼”和“悬空楼”等空中楼阁。
经过千年历史发展,高崖上形成了维吾尔为主的古老高台民居群落。现在,高台民居多是经数代人流传的三四百年老宅,百年老宅随处可见。高台内小巷有50多条,纵横交织,曲曲弯弯,左转右拐,宛如走进迷宫。维吾尔民居错落的布局,栽着葡萄、桑树、无花果和各种花草摆满花卉盆景的庭院,室外敞廊木雕彩绘廊柱,室内住宅、客厅的伊斯兰建筑风格与维吾尔民间工艺相融合,维吾尔族特有的石膏刻花浮雕,图案美丽,色彩鲜明,雕工精细,室内墙体四周,壁龛等处的装饰充分显示出维吾尔族建筑艺术绚丽多彩和维吾尔建筑工匠的高超技艺。
高台上鼎盛时期有近百家土陶作坊,至今,还保留有四、五百年前的土陶作坊,制陶各种工具,工艺方法都是祖传下来的。维吾尔土陶民族风格很浓,既有实用性也有观赏性,制作的许多土陶制品深受中外游客的喜爱、收藏。
高台民居现在已成为喀什这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一处展示维吾尔古代居民建筑,传统文化和民情习俗的人文历史民俗景观。
001 喀什老城 高台民居
相机品牌:佳能(Canon)
相机型号:Canon PowerShot Pro90 IS
光圈:f/8.0
曝光时间:1/100 ISO:
焦距:70.0
拍摄时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