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本溪水洞工作期间,遥看着不远的东坡上,一座飞檐凌空的古建屹立山头,每当夜幕降临时,便灯火辉煌、气势雄壮,经打听询问得知,这便是著名本溪观音山寺。
闲暇时抽空徒步攀上观音山一探究竟并朝拜神庙。在秋叶的掩映下,晨光穿透薄薄的晨雾,金色的光芒笼罩着整座大山,顺着路口向上,盘山路如一条巨龙将我们引上山顶,看着阳光透过秋叶的枝条斜射到山坡,还真有点佛光普照的味道。将至山顶,一处豁然开朗的平地前,观音山寺的山门呈现在眼前,一座气势恢宏的庙宇院落坐落于半山腰之上,背靠无边的佛法,正南面一片开阔,可俯瞰晨雾笼罩的本溪县城小市镇的全景婉如仙境一般,西侧可俯瞰本溪水洞风景区的全貌,豁然开朗的感觉如醍醐灌顶般的酣畅。
观音山寺的前身始称观音阁,相传始建于唐代,为防水患、镇海而建,有着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文革期间曾遭以重创被毁殆尽。1994年由当地的一些善男信女捐资以及政府支持下在原址复建,经辽宁省宗教事务局正式批准观音山寺为佛教活动场所,并正式命名为“观音山寺”。观音山寺占地面积约三万平米,依着山势寺庙共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首部为正在施工中的“万寿宫”,拾级而上中部广场上一座宏伟壮观的双层挑檐的大雄宝殿矗立眼前,高高的红墙,金色的琉璃瓦,汉白玉的围栏在松柏掩映中显得静谧。古朴、金碧辉煌,好一座古刹禅林,错落有致、壮观至极。值得一提的是殿内供奉的三世佛,是用产自于辽东地区著名的岫岩玉整块玉石雕刻而成岫玉佛让人叹为观止。绕过大雄宝殿,仰望山顶之上的观音阁傲然矗立,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更显的雄伟壮丽。拾级而上登顶观音山参拜观音阁,大殿里面供奉的是一尊9.9米高的香樟木精雕而成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贴金佛像,只见观音菩萨的左右两侧和头顶上方,呈放射状似孔雀开屏般地伸展着一只只似乎难以数计的“金手”,且每只手中都持有一种法器,其姿态或伸、或屈、或正、或侧,圆润多姿,如同伸向芸芸众生,给人以佛法无边的感觉。观音菩萨的头像层层叠叠地延伸到上方,仿佛暗示着生命的轮回不息。佛家认为,众生的苦难和烦恼多种多样,众生的需求和愿望不尽相同,因此,就应由众多的无边法力和智慧去度济众生。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音菩萨都能大发慈悲,救苦救难、广施百般利乐。在佛教看来,只要虔诚地信奉千手观世音菩萨,就能获得想得到的一切。佛,诱人向善,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在纷繁的世间,每个人都要寻觅心里的那一方净土,这也许就是佛法的真谛所在。本溪观音山寺,正是真正的佛门净土、圣地福田。也是本溪县城的标志性的新地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