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乐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乐种之一,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于宫廷音乐,在安史之乱期间随乐师的流亡流入民间,依托于道观佛寺进行乐事活动,逐步分为道、僧、俗三个流派,至明清达到鼎盛。作为唐宋遗音,它完整地保留了唐宋宫廷音乐的风貌,乐谱至今仍保留宋代的俗字谱。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古代的交响乐。
西安民间的鼓乐队大约有七八支,西安都城隍庙鼓乐社是独具道教特色的乐社,其乐曲、乐器与道教的经韵、法器密切相关,旋律古雅,内容丰富,有对神灵慈悲之赞美、有渲染仙境美妙之欢畅、有感悟人生幻化之悲哀、有召神遣将之庄严、有祈愿吉祥之喜庆,节奏平缓似行云流水,缥渺悠远宛如人间仙乐,天籁之音,空灵玄妙。 由于鼓乐独特的记录方式,乐谱的传承只能通过老一辈艺人口传心授来完成。近年来,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大量曲目已经失传或面临失传。所以“音乐活化石”的抢救保护工作已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2005年,西安鼓乐成为国家非遗。2009年,世界非遗申请成功,但因为种种原因,西安鼓乐却没有取得想象中的发展,相反衰落的趋势越发明显,乐手从2000年左右的近400人减少到现在的200多名,更多的人完全凭借对鼓乐的感情,苦苦支撑着鼓乐的传承和发展,这和西安鼓乐在音乐史上的地位是完全不对等的。
去年中秋前夕,偶遇鼓乐队排练,他们是在准备中秋赴京的演出,在城隍庙的忠孝祠里,艺人们一遍又一遍地演奏着一首名为《游月宫》的古曲,而他们面前放着的乐谱,是普通人眼中的天书“工尺谱”,光线昏暗,我只能概略地记录下当时的情景......
今年,又纪录了一次他们在西安交大与大学生交流的演出.
站在城隍庙的门楼下面,无法拍全,只拍了个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