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以全幅为例:
大家注意镜头的最外环,也就是对应的MTF曲线图的最右边那个不到一格的区域,
在成像上其实只负责了边角上那一丁点面积。
再看,从MTF曲线图上再往前推一格的区域,对应到画幅上去,其实也就是画幅横向边缘的“【】”一点罢了。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全幅来讲,画面决定性的部分,在MTF曲线上的区域基本上只有前三格而已。
再看APSC画幅,同理,基本上MTF曲线图的前两格,就能大概齐的反应出该镜头在APSC上的素质。
郑重声明:这个分析只针对一般情况,只针对对画面质量一致性要求不那么严格的情况。
如果你对边角成像十分看重(比如“全家福”集体照,或者大幅风景的拍摄),
请认真分析MTF曲线的边角质量或自觉使用镜头的最佳光圈!
作为普通玩家讲,可能要求的不是那么严格。于是我们会发现,很多MTF曲线不是那么“美观”的镜头,
其素质远没有MTF曲线图上反应的那么烂,也就是说,可能乍一看MTF曲线图差距很大的两个镜头,
在实际使用中,差距又没那么大。
比如图中的两个曲线,左边是2470二代的70端,右边是小白兔的70端。
乍一看,27 40二代的曲线要好很多,
但是比较关键部分的“前三格”,其实是差距并不是那么的大。
相机品牌:无
相机型号:无
光圈:
曝光时间: ISO:
焦距:NaN
拍摄时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