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沟
--------------------------------------------------------------------------------
樱桃沟,这是一条恬静、幽谧的充满自然野趣的峡谷,很早就成为西山的名胜之一。明代,这里曾被叫作"水尽头";清代又有"退谷"之名。峰高沟深,背山面阳,气候温润,花木繁茂,奇石磊磊,山泉淙淙。
隆教寺与退翁亭遗迹 樱桃沟入口处的山坡上,有一处仅存残碑颓垣的废址,这便是隆教寺遗迹。在隆教寺西侧曾有明末清初名士孙承泽所建"退翁亭"一座,也已无存。孙承泽为明代崇祯朝进士,清兵入关后,任吏部侍郎。他通晓北京的地理、民俗、掌故,编著有《天府广记》、《春明梦余录》等书。他晚年曾居此谷,自称"退谷居士"。
沿途景观 进山口不远,可见一座小水库。坝拦清溪,截流成潭;潭水外溢,滚泻成瀑。此处,虽是人 为,却浑似天成。再往前行,路旁石崖上刻有"鹿岩仙迹、退谷幽栖"八个篆字。由此西北行,有一座横跨溪流的小石桥,为汉白玉石雕砌所成。此桥是从端王府迁来的,桥栏上有"红星桥"三字,为郭沫若所题。过桥沿曲径而上,便见"鹿岩精舍"石门,门外立石镌刻"退谷"二字,是清末名士梁启超所书。
樱桃沟花园 "鹿岩精舍"石门之内,便是"谷径通幽,别具天地" 的樱桃沟花园了。这是一处以自然取胜的风景小区,地势忽而开朗,忽而幽舍。沿曲径两侧,随山就势地密布奇花异草,茂树修竹;于绿荫深处,还点缀有茅舍、凉亭,环境颇为安谧清静。
"保卫华北"石刻 题刻于1935年"一二?九"运动之际,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镌刻而成。当时北京和全国各地的爱国学生,在樱桃沟花园举行夏令营活动,进行军事训练。
"一二?九"运动纪念亭 1985年8月动工兴建。同年11月底竣工,纪念亭的主体,是三个白色立体三角形建筑,象征着当年军事夏令营帐篷的缩影。 三个三角形建筑组成"众"字,共有12个角尖,九足着地,寓意"一二?九"。
元宝石 沿小径蜿蜒前行,见一巨石当道,宛自天降。其石形似元宝而故名。据民间传说,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晚年居住西山一带,经常来此盘桓,酷爱此石,并据此生发出神奇的想像,构思为一块"通灵宝玉"而写进了他的不朽名著《红楼梦》。
水源头 于元宝石旁,有一股甘泉从石隙中流出,这就是樱桃沟的溪水之源。泉水纯净甘洌,饮上几口,分外爽神。泉畔刻石,有"志在山水"四字,令人平添游兴,乐而忘返。
白鹿洞 白鹿洞位于元宝石下,洞深6米,长2米,可容一、二十人,内砌石床一张。传说,辽代时有位骑白鹿的仙人云游到此,观此景色绝佳,便住了下来。白鹿岩、白鹿洞便由此得名。
石上柏 距元宝石不远处,有块陡峭的巨石,高约二三丈。在巨石隙罅中长着一棵参天的古柏,其势欲将巨石劈为两半,令人赞叹称奇。据说,当年曹雪芹对"石上柏"极感兴趣。他在这一自然景观的启示下,终于形成了《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木石姻缘"的奇妙构思。 从水源头取路上山,可达"半天云岭"高峰和黑龙潭等处。立足山巅,驰目远眺,自当又是一番情趣了。
交通:与卧佛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