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蔚县上苏庄村拜灯山活动是蔚县民间社火活动中一个古老的元宵灯会民俗,有400多年的发展历程。它起源于明朝嘉靖22年,至清末民初形成了与民间社火、戏曲相结合的丰富
完善的表现形式。
拜灯山顾名思义就是将灯火在高台上预先摆放,并逐次点燃,形成一种“灯山”的视觉效果。整个活动包括有点灯山、拜灯山、耍社火、唱大戏等四部分。上苏庄村拜灯山活动是
在一个专用灯楼内进行的,灯山楼内安置有层层木架,仪式开始前由上至下将数百个灯盏提前摆放出具有花边儿和文字的图案,并把浸过麻油的灯捻儿插入注满了的油的灯盏中。
点灯山的人通常由本村的数名村民组成。夜幕降临后,将摆成图案的灯盏一一用蜡烛点燃,呈现出灯火字画。
拜灯山时,选一名父母双全的男童扮为“灯官”,坐在由四名青壮年村民扮成“衙役”抬着的独杆轿上,村里戏班的演员粉墨浓妆伴其左右。在社火队伍中“老王八”和“老妈子”的引领下,从堡门外进堡,率村民及观光者一路敲锣打鼓到灯山楼前祭拜。拜灯山后,祭拜队伍返回途中在堡中心伴随锣鼓点开始耍社火,最后是鸣鞭炮、唱大戏。
蔚县拜灯山活动是早期伴随民间祭祀活动而产生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入民间文化而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民间文化习俗,具有简约质朴、乡土气息浓郁的民俗特点。已经成为蔚县乃至河北省民俗社火具有重要代表性的一种文化符号,属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品种。
上苏庄村是一个古老的村堡,在村中随处可见用夯土砌成的堡墙与民宅,砖瓦房很少见,村民质朴敦厚,是一处寻访民间民俗的好去处,每年都吸引许多摄影爱好者前去游览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