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的主体、陪体、环境关系
要想对画面进行美妙的构图,则摄影画面中必须具备有一定的无素,并且摄影者还要对这些画面元素进行正确的区分、主次定位和表达,这样画面的整体构图才会更有力度。
重点突出主体
一幅摄影作品的画面大体可以分为4个部分:主体、陪体、环境和留白。主体是摄影者用以表达主题思想的主要部分,是画面结构的中心,也是画面的趣味点所在,应占据显著位置。它可以是一个对象,也可以是一组对象。可以说,没有主体的画面是不能被称为一幅完整的摄影作品的。
一般说来,突出主体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突出主体,让被摄主体充满画面,使其处于突出的位置上,再配合适当的光线和拍摄手法,使之更为引人注目;另一种是间接表现主体,就是通过对环境的渲染,烘托主体,这时的主体不一定要占据画面的大部分面积,但会占据比较显要的位置。重点有以下几种方式:
1、以特写的方式来表现、突出主体;
2、将主体配置在前景中,这样不仅能够突出主体,还能为画面摄取更多的元素;
3、利用在影调或者是色调上,与主体有鲜明对比的背景来衬托主体;
4、利用明亮的光线来强调主体;
5、虚化背景,进一步突出主体;
6、利用汇聚线等具有指向性意义的客体来向主体汇聚,起到一定的视觉指向性;
7、把主体设置在画面中心或者稍稍偏左或偏右的位置(画面黄金分割点最好);
8、利用一定的拍摄角度来突出表现主体。
陪体:与主体一起构造画面情节
陪体是指在画面上与主体构成一定的情节,帮助表达主体的特征和内涵的对象。通俗地讲,陪体的主要作用就是给主体作陪衬,如果说主体是一朵红花,那么绿叶就可能是陪体的。由于有陪体的衬托,整幅画面的视觉语言会会更加生动、活泼。摄影者再利用陪体来对主体进行修饰的过程中,要注意:
1、陪体主要是用来深化主体内涵的,在表现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喧宾夺主,主次不分;
2、处理好陪体,实质上就是要处理好情节,所以,在陪体的选择上,摄影都要注意其是否对主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千万不能生搬硬套,游离于主体之外,使画面失去原有的意义;
3、陪体也有直接表达和间接表达两种,有时,陪体不一定要在画面中表现出来,在画外同样可以与主体一起构造画面情节。
4、在与主体一起构造画面时,注意利用主次关系、大小关系、前后关系、明暗关系等来充分利用陪体陪衬主体。
用环境烘托主体
在摄影画面中,除了主体和陪体外,还可以看到有些元素是作为环境的组成部分,对主体、情节起一定的烘托作用,以加强主题思想的表现力。对于处在主体前面的、作为环境组成部分的对象,称之为前景;对于处在主体后的,称之为背景。
前景:位于主体前面、靠近相机的位置,其特点是在画面中成像较大,一般位于画面四周。运用前景的物体一般是花草树木或者是人物等。不同前景的运用,在画面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
1、利用一些富有季节性和地方特征的花草树木作前景,能够进一步渲染季节性气氛和地方色彩,使画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2、前景能够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
3、前景能够突出画面内容的概括力,在表现一些内容丰富的事物时,将所要表现的事物中最有特征的部分放置在前景位置上,能够进一步加强画面所要突出的内容;
4、运用前景与背景景特进行对比,从而深化主题;
5、前景给予人们一种主观的地位感。比如,用门、窗、建筑特等鲜明特征的景物作前景,让其在画面上占有较大的位置,能够使欣赏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亲切感;
6、前景的运用能够增强画面的均衡感;
7、对前景进行一定的虚化,能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背景:是指在主体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对于突出主体形象及丰富主体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摄影过程中,对于画面的背景选择,摄影者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抓特征,二是力求简洁,三是要有色调对比。
首先,摄影者要善于抓取一些富有地方特征、时间和地点的景物作为背景,明显地交代出事件发生的前提,以方便欣赏者对作品的了解。
其次,背景的处理力求简洁;摄影本身就是“减法”,在摄影过程中,将背景中可有可无的、妨碍主体的东西减去,以达到画面的简洁精炼。摄影者可以采取多种摄影技巧来达到这种效果。比如,用仰拍的方式就可以避开地面上的杂乱景物,而以干净的天空作为背景;用俯拍的方式以马路、水面、草地为背景,可以使主体轮廓清晰,同进获得简洁的背景;利用逆光,将背景尽可能乱的线条隐藏在阴影中;用长焦镜头虚化杂乱的背景,主体会更加突出。这些方法都可以得以简洁的背景效果。
再者,背景要力求与主体形成色调或影调上的对比,使主体具有立体感、空间感和清晰的轮廓线条,从而加强视觉上的力度。
背景的处理是摄影画面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拍摄细心选择,才能使画面内容精确,使视觉形象得到完美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