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头位于陕西省澄城县的西南,与白水、蒲城两县相邻,曾经是一个很有名气的销售粗瓷的古镇。此地产煤,资源丰富,加之坩土矿分布广泛,夹生白、紫两色的原料,便于烧制陶瓷、砂器。于是当地农民利用农闲,夏秋制坯彩绘,入冬烧窑销售,代代相传。2002年以后,随着煤价的上涨,成本加大,很多瓷窑熄火,慢慢被废弃,那么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又因为长期水资源得不到妥善解决,古镇很多民宅也渐渐被废弃,现在改称尧头村,当地人称之为"老街"。而尧头新镇在距尧头村东2里地处,省级前往白水、蒲城的公路从这里穿过。
清明节刚过,我和几位摄友来到尧头,对其历史遗址拍摄了两天。所到之处,留下的只有废弃的老窑和坍塌的残垣、断壁,泛白的土坡,在阳光照射下,甚是刺眼。而那些堆积在瓷窑周围,用于筑墙的罐罐模具,似乎在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我们在一座有几百年历史的老窑前和被称为尧头村仅存的手工陶艺制作者周铁怀攀谈了起来。他的窑前院子,已经快放满了制好的案碗毛坯。尧头村的兴盛期是1980年到2000年这二十年间,最鼎盛时期应属90年代,因为煤炭涨价因素,从原来的一吨12元多涨到现在的五、六百元,加上去年坡下的煤窑因为出现瓦斯爆炸,导致出了人命而被关闭等因素,使这里的手工烧窑慢慢停止到现在的废止。老周因为制作的产品,销路不错,所以还一直在坚持着,但也是利润很低,他的儿子也不和他学这一行,有自己的生存方式。所以里里外外有关瓷窑的事情,只能靠他自己来打理。忙时他的老伴也来窑上帮忙。据老周说在尧头周、李、袁是这一镇上的大姓,也是支撑这个古镇手工陶艺制作销售的三大家族,在过去这里产销是分开的。有产的,有卖的,所以往日的尧头老街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商号林立。从现在仅存的这几家祠堂,家庙的遗址来看,可以想像的到,当年是何等的富丽堂皇。
尧头,属于及其缺水的地方,所以当地百姓的生活用水,只能靠窖水来维持。而现在已经很难再看到几家还住在这里,大部分都已搬到新镇子去了,留下的寥寥几户,想必也是因生活条件所迫,而无法搬迁。在山坡顶上的老窑前,我们遇到了赶着羊群的李大爷,他从自己的身上拿出一个馒头,颤悠悠的对着我们说:“你们吃不吃?”,我们当时一下子为老汉的举止而感动,在表示感谢之后,提议给他拍几张照片,他二话没说就当起了模特,虽然从姿势和表情上有些生硬,但李大爷那淳朴的性情,在我们第一次来到尧头的采风中却感受很深!老大爷凝视着前方,手里的馒头依然握在手里,虽然此时此刻我们并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但在我们的心里却已经留下了深深的对尧头百姓的烙印。
近几十年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尧头陶瓷的瓮、盆、罐等主要产品用途渐失。我们看到的窑头镇陶瓷工艺厂内仅存的小作坊,也只能视市场需求断断续续地制造少量的应时产品。目前,陶瓷艺人大都已六七十岁,而后备人员的培养却很不理想,极有可能导致尧头的陶瓷技艺和文化至此丢失,所以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澄城尧头窑及手工制作工艺亟待抢救。庆幸的是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陕西省澄城县的李义仓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我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摄影师,媒体人员以及旅游爱好者访问尧头古镇,一定会在声势上为尧头古镇的保护重新塑造一个美好明天!
-
相机品牌:Epson
相机型号:Perfection2450
光圈:
曝光时间: ISO:
焦距:NaN
拍摄时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