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一直认为拍莲花宜彰显出它的“佛性”。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是因为佛教和莲花的联系太过紧密。
佛教认为,其教义与莲花的品格和特性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解脱的途径是:苦海--修行--彼岸(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从,最后开出鲜美花朵的经历一致。基于此认识,我在拍摄莲花时就总是力图把握和突出莲花的“圣洁、明亮、燃灯”等所谓的佛属性。
受摄影者发布信息的指引,到“国家植物园”南园寻觅彩莲一睹芳容。感情“花好月圆”的中秋节前夕正是京城观赏“睡莲”的大好时档。五彩纷呈、云蒸霞蔚般的“莲池”吸引来熙熙攘攘的游客,身临其境顿悟“睡莲”似乎才是佛教所定义的“莲”。阿弥陀佛画像中手持的莲花好像就是一枝睡莲,佛堂中供奉佛祖的莲花座也是睡莲的映像。此刻置身这个斑斓般的睡莲世界,懵懂中好像能感觉到睡莲的能量、频率和共振,仿佛远尘离垢,脱离了五浊恶世,愉悦中尽情领略清风蔼雅、丽日甘霖。
有历史记载说,佛教是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时才开始传入我国,但直到北宋周敦颐(1017-1073年)写就《爱莲说》,还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状况,只是后来《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被佛教广泛印证于佛教教义,才使佛教与莲的关系在我国得到进一步升华与紧密。当然,这是一种推论,与传说无关。
发现睡莲的美之所在,在美术界也大有人在,最出名的莫过于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1840-1926年),一生画了180多幅明确题为《睡莲》的作品,堪称一绝。
当我在“国家植物园”彩莲池畔举起相机的时候,不自觉间,眼前的莲池就像是当年莫奈的莲池一样,也许,是当下池边正好有一位画家在全神贯注于他的“睡莲”画布的缘故。我在想,此刻满池的睡莲都是在为我盛开,努力捕捉明灭不定的日光下睡莲那刹时的、稍纵即逝的、带有“佛性”的光影美感就应该是我的责任和任务。只可惜,心比天高,眼比手低,整理照片时,有了一种被诟病“亵玩”了玉骨冰肌般睡莲的惶恐。
-
相机品牌:尼康(Nikon)
相机型号:尼康 D7100(单机)
光圈:f/4.5
曝光时间:10/12500 ISO:100
焦距:32.0
拍摄时间:2022-09-03 10:34:29
镜头型号:AF-S DX VR Zoom-Nikkor 18-200mm f/3.5-5.6G IF-ED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