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自动对焦镜头的对焦动作并非无级连续进行,而是按阶梯步进实现的,那么问题就来了,就算暂且不考虑对焦检测系统的误差,单单镜头的每个步进量所对应的成像平面与实际传感器平面之间的漂移量究竟有多大呢?在最坏情况下由此形成的焦点弥散圆半径是否可接受呢?其对应的物距误差又将是多少呢?
为了解答这些困惑,本人做了一个较严格的测试。受测镜头分别是NikkorAF85/1.8和Sigma85/1.4ART。测试方法是,分别在最近对焦距离和60倍焦距(人像镜常用拍摄距离)距离上测试AF-C步进特征。测试过程是固定机位,将相机设置在AF-C连续对焦模式,用音频传感器监测镜头的每次动作,然后将被摄物沿着镜头轴线移动,逐渐改变拍摄距离,并计算出镜头每个步进动作所对应的拍摄距离变化量,计算结论如下:
1,适马85A镜头的每个步进距离为45微米,由此推算出在最不利情况下,因步进量化误差形成的焦点弥散圆半径为45/1.4/2约等于16微米,这相当于高像素传感器的4个像素宽度!这么大的系统误差是难以让人接受的,这也大大出乎我的预料,难怪单反配合大光圈镜头系统的合焦率不高。当使用全幅机竖幅拍摄人像满幅构图情况下,对应的物距误差(即跑焦量)最大会达到160毫米,将可能出现明明对焦被摄者的眼睛,实际却是对焦在被摄者耳朵后面的情况;
2,尼康85/1.8的每个步进距离为55微米,最大弥散圆半径约为15.3微米,同适马镜头情况大致相当。
最后结论为:目前单反系统的自动对焦精度标准偏低,实际上是不能满足高像素传感器对于对焦精度的严苛要求的。欢迎有兴趣的各位摄友参与分析讨论
相机品牌:HUAWEI
相机型号:FRD-AL00
光圈:f/2.2
曝光时间:33333000/1000000000 ISO:320
焦距:4.5
拍摄时间:2018-05-23 08: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