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蔹莓,葡萄科乌蔹莓属植物。
中国本土植物。《诗经》的《国风•唐风•葛生》一诗中有“葛生蒙楚,蔹蔓于野”、“葛生蒙棘,蔹蔓于域”的句子,一般认为“蔹”指的就是乌蔹莓类的蔓生植物。
中国最早的词典《尔雅》将乌蔹莓称为“拔”,解释道:“拔,(艹龍)葛。” 郭璞的注说:“似葛,蔓生,有节。江东呼为龙尾,亦谓之虎葛。”南朝的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则称之为“五叶莓”,说:“生人篱援间,作藤,世人呼为龙草。”
唐代《新修本草》可能是最早使用“乌蔹莓”这个名字的本草书籍。尚志钧辑校的《唐•新修本草》第318条写道:“乌蔹莓,味酸苦,寒,无毒。主风毒热肿,游丹,蛇伤,捣敷并饮汁。蔓生,叶似白敛,生平泽。”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亦使用了“乌蔹莓”做条目名称,并解释说:“五叶如白蔹,故曰乌蔹。”(乌蔹莓的果实成熟后为黑色)
略晚于李时珍的明代人毛晋在《毛诗陆疏广要》中说:“按本草蔹有赤白黑三种,疑此是黑蔹也。图经云蔓生茎端,五叶,花青白色。俗呼为五叶莓。叶有五桠,子黑。一名乌蔹草,即乌蔹莓是也。”
用现代植物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国夏威夷大学农艺及土壤博士、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景观系教授潘富俊,也在其所著《诗经植物图鉴》中明确地说:“蔹,今名乌蔹莓。”
《诗经•葛生》一诗中,生者面对遮满乌蔹莓的坟茔,痛哀泉下人与荒草为伴的孤独,哭诉自己夏日冬夜的凄苦,呼喊着“百岁之后,归於其室”,这场景让乌蔹莓都带有了凄伤的色彩。
相机品牌:三星(Samsung)
相机型号:三星 GC100
光圈:f/2.9
曝光时间:1/800 ISO:100
焦距:5.0
拍摄时间:2016-06-18 09:2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