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 > 资料库 > 正文
用nero刻CD为什么无法在随身听上放出来
发布于:2016-05-30转载自互联网
回答
首先查询你那款索尼CD随身听的型号,并不是所有的CD器材都可以兼容CDR格式即刻录盘。如果说明书明确说兼容CDR格式,或其他人的同型号器材可以读你刻的盘而你自己的机器却不行,那请继续看下文吧:注意!本文讨论条件限制:1正版、盗版、CDR/CDRW均没有受到划痕之类的物理损伤影响。2正版、盗版只讨论压盘Pressed CD,而正版的质量参考水平以日本或公认在日本之上为限。影响刻录碟读取因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是反射率,二是BETA/Jitter值。反射率是先天缺陷,刻录碟最强也只能达到70%,这只有世界第一名牌That‘s、以及某些高烧音乐CDR才能达到。一般的深蓝是65%,白金只有50-55%。CDRW更低,15-25%。而真正的压盘,无论正版还是盗版,都有80%-90%。反射率低势必要求光头功率加大,而光头在不同功率的工作稳定性是有差别的,早期的光头没经过CDR优化,加大功率之后工作很容易失常,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变成刻录碟读不出、正版读得仍然很顺的状况了。但有不同人士认为,这种传统反射率的计算方法不恰当,真正影响原因是反不回来的部分造成识别干扰。正版CD采用光线干涉法对反射不回来的部分进行消光,盗版 CD也是同样方法但消光效果因制作工艺不良而变差,而CDR/RW则是将正版的凹凸坑改成染料化学反应/相变材料物理变化产生的透明与不透明区域,这种区域会使反射光散射,造成干扰。BETA/Jitter值影响的范围更广,难以一言敝之。简单说,BETA是已成型的CD凹凸坑深度与标准深度的差异,这影响反射信号的强弱,相当于「变相反射率」。但更要命的是反射率只由材料和做工决定,基本上在同一张碟中处处是一致的,而BETA 不同,在对各种CD的BETA测试中,我们经常能发现,刻录碟的BETA总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曲线,而正版却几乎100%平直——也就是说,刻录碟中存在无时无刻的「反射率瞬间改变」,这会大大加重光头伺服的负担,使光头功率时大时小,以适应刻录碟的糟糕BETA,如果光头功率大小转换速度不够快,那就会很难读了。还没算上光头大功率工作稳定性的问题呀!Jitter简单说就是「凹凸坑本来该记录在A点,实际上离A点偏移了不少距离」——实际 Jitter测试中发现,正版CD的「实际离A点偏移距离」比刻录碟明显要小得多,而且分布也趋于平整。Jitter超过35ns这个标准上限时,则有可能会造成「Block Error」甚至不可纠正错误。由于音频CD对错误的解决方法是「将错就错」,所以Jitter高的光盘会造成杂音、爆音。刻录CD为什么会BETA/Jitter不好?答案很简单:刻录机系统低能+光盘素质差。光盘素质比较简单,体质决定一切。中国的CDR为什么没有好体质?正是因为中国市场充斥「中国特色性价比」,它为了迎合中国人民的低价要求,不惜贩卖不符合科学标准原则的产品!标准都已经妥协了,自然不能期望它能合格,读得也差。解决办法就是购买外国市场的产品,在国外见识更多的好东西。而刻录机系统虽然深究起来很复杂,但仍能用一个词概括,就是「低能」!计算机刻录机相比音响机、专业机专业机写出来的CDR和正版CD绝对是同一级别在电路、光头、转盘系统、Firmware写策略四个重要方面上低能了好几个要命的档次,而外围如计算机电源、计算机主机零件的质量数字传输上造成时钟定位不正确而产生大量Jitter的一个罪魁祸首更加与那些音响电路设计师专门优化的器材完全没得比。硬件落后了「正版标准」那么多,怎样也不能不承认这种刻录产品是输定的了。解决方法就是「我要一点一点往上爬」:抛弃计算机刻录机这种原始社会的东西,进化到音响电路设计师优化过的CD RECORDER甚至专业机;或者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计算机刻录机大换血,土炮改造成专业级数的机。总而言之,刻录CD的读碟问题是机、碟一体化的综合性基本能力差距,我们只能将问题一点点改善,而要让它达到正版CD的级数,难度相当高,已经不是消费级用户能做到的事了。
+1
0

相关推荐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