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 > 资料库 > 正文
上海哪里有拍油画感觉的艺术照
发布于:2016-03-23转载自互联网
回答
摄影技术发展史如果从明亮景物上反射来的光线,通过一个小孔进入一个暗室,便可在对面墙壁上,形成一个暗淡的景物影像,图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因为从物体上部来的光线,只能照射到墙壁的下部,从下部来的光线,只能照射到墙壁的上部.这种暗室成像的现象,在古代就已经知道了.1558年,G·波儿塔Giovanni Porta就曾对暗室成像加以清楚的叙述.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就发现,将墙壁上的小孔挖大,装上一个望远镜的镜头,便可以形成一个更明亮、更清楚的影像.这些作为暗室用的房子,主要是设在公共建筑里,或公园里,以供人们观赏.有些至今仍然留存着.到17世纪,一些小的便于携带的暗箱camera obscura,常被用来作为艺术家画画的辅助工具.他们将四面封闭的暗箱装在一个轿子上,以便于短途运送,暗箱的顶上装有镜头及反光镜.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在暗箱内的画板上,形成直立的影像.有的是反光式暗箱,可以放在桌子上.有的甚至可以放在手上.在这些暗箱中,影像可以直接描在纸上.这种发明,对准确地描绘风景建筑的透视与比例,是极为有用的.暗室的基本原理.由于光是走直线的,所以,一个小孔能将阳光照耀下的景物在暗室中形成一个粗略的影像.感光材料许多世纪以来,人们就已知道,有些物质在阳光的长时间曝晒之后,会变黑,或退色.对于这种变化,人们常常认为,像烧饭那样,是由于"热",而不是由于"光"在起作用.有些银化合物尤其敏感.早在1727年,德国J·舒尔策J·Schulze教授曾证明,将硝酸银与白粉混合成的白色溶液,置于玻璃瓶之中,面向阳光的一侧将会变黑.他指出,单是热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这时,你可能会想,艺术家的暗箱和科学家的化学感光材料,可以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摄影来了.事实并不然.大约是1800年,一位著名的英国陶瓷工人的儿子T·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曾将不透明的树叶放在涂有硝酸银的皮革上,试图制作"阳光图片"Sun-picture.他将皮革放在太阳下曝晒,皮革上未被复盖部分即逐渐变黑,而当取下树叶时,便留下白色的影子左图.不幸的是,韦奇伍德未能防止这些仍有感光能力的白色部分变黑除非他用微弱的烛光来观看.他也不能将暗箱所形成的影像记录下来,因为光线实在太弱了.直至1805年他去世,韦奇伍德始终未能在这方面取得任何进展.下一步的改进工作,是在将近20年之后,才在法国出现.在那里,N·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试图把暗箱中的影像直接记录在涂有化学药剂的石块或金属面上,并希望将这影像用新发明的平版印刷术印刷出来.根据尼埃普斯的书信记载,1816年,他曾用氯化银感光纸记录了一个非永久性的黑白相反的影像"负像".但是,尼埃普斯想要得到的,是在金属板上形成一种正像,以便蚀刻后,能用油墨印刷出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用一种油溶的白沥青,涂在一块铅锡合金板上,经长时间曝光,使沥青硬化.然后,将金属板置于熏衣草油中,把白沥青的未硬化部分洗去.这样,影像的明亮部分成为白色,在黑色金属板的衬托下,显现为影调与原物相似的正像.尼埃普斯称这个方法为"阳光摄影法"heliography,通过蚀刻,可在半透明纸上印制为像片.1826年,他成功地将一块铅锡合金板置于一个暗箱中,从他房子的顶楼工作室里,把窗外的景物记录了下来.曝光时间约是8小时.这幅样子粗糙的影像,是用暗箱拍摄的第一幅永久性照片,至今仍存在.尼埃普斯的这个日光硬化摄影法,后来,经过改进,为印刷制版所采用,但由于光敏度过低,始终没有直接应用于摄影上.达盖儿式摄影法L·达盖儿Louis Daguerre是巴黎艺术家和风景画家左上图.他是了解尼埃普斯的少数几个人之一.达盖儿早以创办"西洋镜"dioramas而闻名.他用大幅的风景画片,加上特殊控制的灯光效果,使观众通过一个小孔,看到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建筑及陌生的地方,借此达到娱乐的目的.后来,他用暗箱进行精心的描绘,以供"西洋镜"展出.不久,他对用银化合物的化学方法来记录影像发生了兴趣,并想加以尝试.他先同尼埃普斯通信,最后与他合作,共同探索"阳光摄影"的奥秘.但是,没有结果.沥青法的光敏度太低,而尼埃普斯又不愿像达盖儿所主张的那样,用银盐作进一步的试验.4年后,尼埃普斯死了,没有取得丝毫的进展.后来,达盖儿继续用金属板进行试验.这时,他用的是铜板,表面镀以银,并用碘蒸气进行光敏化,使铜板上形成一层碘化银.但是,它的光敏度实在太低了,即使用当时最好的镜头,也拍不出影像来.后来他发现,当他把已曝光的铜板放在加热的水银上熏时,影像便得到加强或"显影",这才达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至1837年,他已有了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对大部分明亮光线下的景物,曝光时间约为30分钟,拍摄出来的效果,是细致的灰白色的影像,衬以银色的背景左下图.达盖儿把他的方法名之为"达盖儿式摄影法"daguerreotype process.可惜,达盖儿自己没有钱来改进他的方法.不过,他的发明得到了法国政府的重视,并获得国家津贴奖.为了报答政府对他的奖励,他把全部技术公布于众,使他的摄影法得以在法国广泛流传.1839年8月,法国科学院和艺术学院举行了一次特别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达盖儿的一位朋友详细地阐述了达盖儿式摄影法的操作方法.当时,只有富翁才买得起昂贵的绘画.当达盖儿式摄影法公布后,画家们都深深感到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威胁.P·德拉罗徐Paul Delaroche感慨地说:"从此,绘画完蛋了!"而各报纸则把这种由"光线的作用"而绘成的金属画片,称之为"有纪念意义的影像"达盖儿式摄影法在欧洲传播之后不久,又有了一些新的改进.这主要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两个新的步骤,一在原来的第2步之后,一在原来的第5步之后.同时,维也纳的J·泼茨沃尔Josef Petzval,特别为达盖儿式摄影法设计了一个新镜头,它的口径是f3.6,而不是原来的f11,使暗箱里的影像亮了10倍.因此, 从1841年起,曝光时间便减少为约1分钟.不久,人像摄影室也建立起来了,人们都纷纷跑到那里,请他们为自己照像.每一个人都为得到一幅清晰而逼真的达盖儿式照片而惊喜.达盖儿式摄影法,1839年1、 将一块镀银的铜板彻底清洗,并抛光.2、 把镀银的铜板置于一个装有碘溶液的小箱子内,在室温下停留5-30分钟,至镀银的表面变为金黄色为止可在红灯下观察.这时,镀银的铜板已光敏化,可以放入防光盒内,以供拍照.3、 在暗箱内曝光5-12分钟f11镜头.4、 将已曝光的镀银铜板置于75℃的水银上方,面朝下,进行"显影".5、 用海波溶液将留存的银盐洗去"定影".6、 最后用蒸溜水清洗,并晾干.1840年的改进:增加如下两个步骤.2a、将镀银的铜板放在卤化银溶液中漂洗,然后按照上述第2步方法再略为处理一次.5a、将"定影"后的铜板浸于氯化金溶液中,以加强影像的效果.卡罗式摄影法在那期间,英国的一位地主兼业余科学家 H·F·塔尔博特 Henry Fox Talbot ,也在用暗箱进行他自己的记录影像的试验.1834年,他用写字纸蘸以氯化银,晾干后,盖以花边或树叶,放在阳光中曝晒.结果,像韦奇伍德的试验一样,未被物品遮盖的银盐都变为黑色.不过,塔尔博特发现了两个重要的改进方法.第一,将已曝光的氯化银纸浸在浓盐水中,可以防止影像的进一步黑化.第二,虽然晒出的影像是负像即黑色部分代表白,白色部分代表黑,但他知道,把这负像通过光线印在另一张感光纸上,可以表现出正确的影调来,现存的塔尔博特的最老照片是1835年拍的右上图.那时,木匠L·艾比Lacock Abbey给他做了一个木制的小暗箱左下图,装上感光纸,曝光10-30分钟,即可得出清晰可认的影像.1839年,当听说达盖儿式摄影法将在巴黎公开宣布的时候,塔尔博特担心,他们俩所用的方法是一样的.于是,他立即决定将他的方法公之于众,并尽可能传送到远处去.这一公布,效果很好,人们提出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如J·赫谢尔爵士Sir John Herschel建议,用海波作为定影剂,要比食盐更好."负片" 、"正片"和"摄影"等名词,都是赫谢尔提出来的."负片",是指用塔尔博特的方法在暗箱中拍出的效果;"正片",是指用"负片"印出的影调正确的像片;"摄影"用光线描绘,是指用暗箱记录影像的总称.1840年,塔尔博特对他的摄影法进行了改进.他改用碘化银,同时,也用显影液.这样,曝光时间就短了一些;通过事后处理,影像也更为牢固了.1841年,他把改进后的方法申请专利,并命名为"卡罗式摄影法"Calotype process.负片1、 用最高质量的写字纸,在红灯下蘸以稀硝酸银溶液,接着蘸以碘化钾溶液,并擦干.2、 在纸的一面,用毛刷涂上一层硝酸银和酸溶液,并将已光敏化的纸置于火前烘干.然后放入防光盒中,以供拍摄.3、 在暗箱中曝光1-3分钟.4、 放在第2步所用的硝酸银和酸溶液中进行显影,但必须加水一倍,使溶液的强度减弱一半.5、 用海波溶液进行定影,然后水洗及晾干.正片1、 用另一张纸浸于盐水中,并擦干.2、 在红灯下,用刷子涂上一层氯化银溶液,并晾干.3、 将负片复盖于纸面上,用镜框压紧,放在阳光中曝晒,至纸面上形成深棕色的影像为止.约20分钟4、 将像纸定影,水洗、并晾干.在三年的时间内,世界上出现了两个互相竞争的摄影方法.但只有一个生存下来.达盖儿式摄影室在达盖儿摄影法公布之后的五年中,在美国,以及在欧洲的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城市中,都建立了人像摄影室Portrait studio.这些摄影室,常被称为"达盖儿式摄影室"daguerrean parlor.要拍摄一张达盖儿式人像,可是一场严峻的考验.首先,你得穿上最合适的衣服,因为,达盖儿式摄影法只对兰色或白色感光,其他颜色大都表现为黑色.妇女必须避免穿红色或深绿色的衣服;男子穿深灰色比穿黑色效果要好些.到了约定的拍摄时刻那是随着气候而变的,天气不好,就要另行预约,你得爬几级楼梯,到达摄影室.那是一个玻璃房子,一般是建在平顶的屋子上右上图.在这里,你得坐在一个位于高台上的笔直的椅子上.在你的头上,是一块兰色的玻璃板,以减低太阳的热量.摄影师将调节你头部后面的那个铁夹子,把你的头部固定住.你的两个前臂要放在椅子的扶手上,摄影师将告诉你,眼睛要看着摄影机,不能眨眼,不能挪动.然后,由助手将已光敏化的金属板装入摄影机内,并进行0.5-1分钟的曝光.如果你想要两张照片,就得以同样的方式拍摄两次有时是将两台摄影机并列一起,同时拍摄.最后,你得到的将是一张装在丝绒盒里的嵌着小小镜框的达盖儿式照片daguerreotype.所有的达盖儿式,差不多都用氯化金进行一次善后处理,使银板显得略为暗些,从而把白色的影像更清楚地突出在画面上.如要着色,则另收费.在伦敦,一幅专业拍摄的达盖儿式人像,收费是1英磅.这就使一般的人不敢问津了,因为,他们一个月都赚不到这么多的钱.当然,达盖儿式照片比手绘的油画肖像,还是便宜些.不过,也有人这样说:用颜料画的是"肖像",用摄影机拍摄的不过是"照片"而已.在摄影未发明以前,小型的画像很流行.对小型画像的画家来说,这种新发明的摄影方法,简直是一种灾难.他们的大部分顾客,都喜爱达盖儿式照片,而不喜欢画像了.因此,许多小型肖像画家,都改为拍摄达盖儿式照片,并自命为"艺术摄影家"artistphotographer.然而,画家与摄影家之间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画家们看到,他们的技术正为摄影机所取代.他们把摄影家称为"技术员"或"手艺人".诚然,有些摄影家是应当受到批评的,因为,他们的水平往往都不那么高.群众的要求是:摄影家和被摄者,都应当为拍摄出较佳的照片而感到高兴.说句公道话,摄影家的精力主要是集中于化学上及技术上,以及如何避免被摄者感到不舒适.他们实在没有时间考虑照片的风格问题.因为照片的效果如何,主要是以清晰度和明亮度来衡量.所以,拍摄时被摄者要坐稳,光线要充足,这些,在技术上,都是十分重要的.至于背景,一般都是深色调的素背景.有少数摄影室,为了讨好被摄者,是用绘画作背景,或者,仿照古典式绘画的风格,把高质量的写字台的一角或某种适当的布幕,布置在画面之内.专业的达盖儿式摄影者拍摄的题材,主要是人像.业余摄影者,如艺术家和旅游者,则以风光为主.有些出版社也派遣达盖儿式摄影家到国外拍摄风景,那是为旅游书刊作插图用的.亨利.卡提蒂挨-布勒松法国摄影生涯简介:被誉为当代世界摄影十杰之一的举世闻名的抓拍摄影大师——法国著名摄影家亨利.卡蒂埃·布勒松先生Henri·cartit·Bresson,l908年生于法国塞纳一马恩省。他儿童时代即酷爱美术,曾从师画家戈登奈和安德烈·洛特。1922年至1928年,他在中学学习但未毕业。在这段时间里,他有过一架布朗尼照相机,起初只是为了拍些假期生活照片,以便丰富他的纪念相册。不久,假期结束之时他才开始认真地通过取景框观察一切,从而使他心目中的小小世界逐渐变得宽阔起来:由于格里菲斯的巨片《纽约的秘密》、斯特罗海因的处女作《破碎的百合花》、艾森斯坦的《猛禽》等电影的影响,加上不久他又结识了一些摄影家,并为他们的摄影作品所倾倒,从此产生了献身于摄影艺术的信念,并以进行摄影、自己亲手冲卷和洗印照片等项工作为极大的乐趣。然而,布勒松先生真正从事摄影活动是在30年代初期,即1931年。当时,22岁的布勒松去非洲象牙海岸,并在那里买了一架相机进行拍摄。但一年以后,当他正要回国时才发现这架相机的镜头已经发霉,结果所拍照片全部报废。后来,他发现并购买了莱卡相机。从此这架莱卡相机成为他时刻不离的终生伙伴。1931年回国以后,他参加了当时的超现实主义小组并从事摄影活动。1932、年,他第—次在美国纽约,然后又在西班牙马德里展出了他的摄影作品。1934年,他旅居墨西哥一年,从事摄影创作。1935年在美国同保尔·斯特朗从事电影拍摄工作。在1936年至1939年期间,布勒松为让.雷诺,阿雅克,贝克尔和安德烈.兹沃波达当助手,拍摄影片《生活属于我们》、《乡村一部分》和《火的规律》以及纪录片《生命的胜利》。1940年,布勒松先生被德国当局逮捕,经过两次试逃,终于成功。越狱后,他在1943年参加了支持反法西斯被捕人员的秘密活动。此间,他还拍摄了许多艺术家、画家和作家如马蒂斯、博纳尔、布拉克、克洛代尔等人的肖像。在1944只至1945年期间.他参加了一摄影团组,专门拍摄德军占领下的法国,他以摄影为手段,暴露法西斯的罪行;拍摄了巴黎解放的情景,记叙了法国人民的欢乐。1946年,布勒松在美国渡过了一年多的时光,协助纽约现代艺艺术博物馆组织了一个摄影展览。1947年。布勒松同罗伯特·卡帕,戴卫·西摩·奇姆,以及乔治·罗杰创办了“麦格南”Magnum图片通讯社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几个同类组织之一。布勒松于1966年脱离该社。经他本人同意、仍由该社保存和经营他的底片。1948年至1950年期间,布勒松在东方的印度、缅甸、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和中国渡过了三年,在中国居住的一年中,有六个月是在国民党垮台之前,六个月是在新中国诞生之初。特别是1949年他在中国期间所抓拍的上海抢购黄金风潮和国民党末日等照片是作者忠实记录蒋家王朝覆灭和中国人民斗争伟大胜利的历史见证。这些作品现已成为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1952年至1953年,布勒松在欧洲工作。1954年。布勒松作为东西方集团关系解冻后被苏联接纳的第一个摄影家访问了苏联。1958年至1959年,正当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大庆之际,布勒松应中国邀请曾访华三个月。1960年,布勒松先生去古巴访问并进行摄影报道,后回到阔别30年的墨西哥逗留4个月,又去加拿大一段时间。1965年去印度和日本。1969年,布勒松用了一年的时间准备他的摄影作品展览。该展于1970年在法国巴黎大宫殿展出。1973年以来,布勒松重操绘画艺术,但有时也拍摄一些摄影作品。
+1
0

相关推荐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