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 > 资料库 > 正文
谁能详细解释一下变焦范围与光学放大的关系
发布于:2016-03-17转载自互联网
回答
放大的原因是焦距发生改变!DC的镜头圈下面写着5.0-20.0mm是指变焦镜头,镜头可改变焦距,最短焦距5mm,最大焦距20mm,变焦倍数20/5=4倍。历史上,135相机先于数码相机诞生,由于胶卷尺寸相对数码相机传感器尺寸大,那么对于同一拍摄视角,数码相机相应的焦距较小(LZ可简易的理解为缩放了),但是,为了评价不同的数码相机镜头,就统一到135镜头规格来进行比较,这就形成了焦距转换关系,即所谓的焦距等效于135相机焦距多少多少。机身上的标签却写着28-112mm广角4倍,应该是指等效的焦距。LZ要想计算放大率,还必须知道传感器规格,不同规格,转换系数是不同的,放大也不同。但估计LZ的意思是指变焦倍数而不是放大吧。详细请见我答别人的问题的回复会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就光学变焦而言,不管15×还是10×,指的都是变焦范围,而且是自身相比结果,横向比较往往并不适用,例如一个镜头广角端(对应短焦距)为12mm,10×变焦就为远摄端为120mm,如果另一个镜头3×变焦,可焦距是从50-150mm,这两个镜头如何比呢?所以横向比较只能看长焦的焦距值大小,而且是等效的(等效到135相机焦距),因为不同数码相机到普通135相机焦距有个换算系数,这方面的文章有很多了,LZ自己查吧。但是长焦相比短焦只是视场和景深的区别,并不是拍摄距离的区别,理论上说所有镜头都可以拍无穷远处,只不过因为长焦视场较小,CCD只对这种局部区域成像,形成了一种“望远”放大的效果! 我是学光学的,我要纠正LZ几个看法。 1.变焦(例如上面LZ给出的10×,15×等等),只是单个镜头焦距从最小值到最大值变化的范围,也就是焦距动态范围。 数码变焦是图像处理技术,不会带来真实的新的信息。2.较小焦距形成的视场较大,景深大,图像从视觉上来看是拍摄范围较大,背景离目标感觉拉近,在摄影界这种镜头叫广角镜头,如果是变焦镜头的话叫广角端,常常用来拍风景;反之,较长焦距形成的视场较小,景深浅,图像从视觉上来看是拍摄范围较小,背景相对目标变远或模糊,在摄影界这种镜头叫长焦镜头,如果是变焦镜头的话叫长焦端(望远端),一些模特特写就是用长焦镜头拍的,当然也可以拍风景。 3.数码相机各种拍摄效果是焦距、光圈、快门共同配合结果,摄影界常说的人物镜头、风景镜头等等从器件角度来说是不准确的,因为真正评价一个镜头的指标是焦距、光圈、快门、MTF(像差),而不是这种镜头的用途,只是这些参数组合适合某种用途而被摄影人如此冠名,镜头商也长期向消费者直观介绍,久而久之形成误解,这往往会误导许多非光学专业的摄影者,尤其是初学者。 4.因此,如果从某一用途出发选择镜头,那么专为这种用途设计的镜头肯定是最好的,所以一些定焦镜头、定光圈镜头往往卖得最贵。变焦镜头是满足大部分拍摄要求而设计的,它能够满足多种用途,避免了摄影者携带多个镜头的不便,但是这种镜头不是万能的,而且焦距变化方便是要用像质付出代价,因为就目前的光学设计水平而言,在如此宽的焦距变化范围内保证都有可以接受的像质水平是不容易达到的,消费者并不知道变焦镜头的光学设计质量其实肯定不如同一焦距下的定焦镜头,这也是许多专业摄影者拍摄时基本不考虑变焦镜头的原因。 5.根据LZ意思,如果你想要长焦的话,那么首选应是专门设计的远摄镜头,这种镜头焦距较大>200mm(对应135相机)以上,如果LZ出得起银子的话;退一步讲,如果选择变焦镜头,那么选择标准应为等效焦距越大越好而且变焦范围越小越好的,而且带有防抖功能或使用三脚架拍摄最好。 6.数码镜头与135相机镜头换算关系,以实际视角角度而言,olympus4/3规格是2,APS-C规格是1.6,也就是说如果conon某款镜头焦距28mm,而配机器是APS-C相机,那么等效到原来135相机的焦距是28×1.6=44.8mm,差不多是标准镜头而已(视角而言,景深不可比)
+1
0

相关推荐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