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鸟网 > 资料库 > 正文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试题
发布于:2016-01-08转载自互联网
回答
一. 选择题 1. 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某一点的光线( ) A. 只能有两条 B. 可以有三条 C. 可以有四条 D. 可以有无数条 2. 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平面镜后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 B. 在平面镜后方放东西,会遮住镜中的虚像 C. 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完整的像 D. 在平面镜的前方,但不在正前方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成像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走向穿衣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B. 黑板“反光”是因为光在“反光”处发生了漫反射 C. 放映电影时银幕上的像是虚像 D. 激光准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4. 如图,两块平面镜平行放置,两镜间有一物体A,则A 经两块平面镜所成的像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无数个 5. 光线以入射角等于60°射向平面镜。保持入射光线不动,将入射角减小到30°,使反射光线在原平面内偏转,则反射光线偏转的角度是( ) A. 60° B. 30° C. 60°或180° D. 60°或30°或0° 6. 如图是发光点S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光路图,S’是S的像,我们能看到S’是因为( ) A. S发出的光线经镜面反射进入眼睛,逆着反射光线方向看到虚像S’ B. S发出的光线射入眼睛,于是在平面镜中看到S’ C. S’发出的光线射人眼睛 D. S’也是一个发光点 7. 以下各种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汽车在夜间行驶时,应该把车内的灯打开 B. 暗室里,为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面部,应该用手电筒的光照在镜子上 C. 在光线较暗的房间里,要想用照相机拍电视机上的画面,必须使用闪光灯 D. 镜子上蒙上一层小水珠后,就无法看清物体在镜中成的像,因为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 8. 如图,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中的E点,若要使反射光射到墙上的F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平面镜不动,入射点不变,增大入射角 B. 入射光不变,将平面镜向下移动一定距离 C. 入射光不变,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适当角度 D. 入射光不变,将平面镜顺时针转过适当角度 9. 雨后天晴的夜晚,下面关于地面积水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 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 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的暗处是水 10.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平静的水面上映出岸上的景物 B. 平面镜成像 C. 看到池水的深度比实际深度浅 D. 小孔成像 11. 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放大的像,这个像( ) A. 一定是实像 B. 一定是虚像 C. 可能是实像或虚像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12.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里部分从水面斜着看是( ) A. 向下弯折 B. 向上弯折 C. 没有变化 D. 与水对光线的反射有关,难以确定 13. 在很远处的电灯光射到凸透镜上,此电灯的像( ) A. 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 在透镜的焦点以内 C. 在电灯的同一侧 D. 在焦点附近 14. 玻璃砖中间有一个气泡,如图一束平行光通过玻璃砖后,将( ) A. 被会聚 B. 被发散 C. 还是平行光线 D. 无法判断 15. 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镜的位置可在屏上成清晰、放大的像,若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 ) A. 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 B. 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 C. 隔着透镜可以看到蜡烛的像 D. 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 16. 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 到一个缩小的清晰的像。若使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减小一半,并移动光屏,那么( ) A. 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像 B. 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放大的像 C. 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缩小的像 D. 一定能在光屏上看到等大的像 17. 有一物体从离凸透镜为l0倍焦距的一点移到离凸透镜5 倍焦距的一点,那么下列物理量减小的是( ) A. 凸透镜的焦距 B. 像和物体的距离 C. 像和透镜的距离 D. 像的大小 18. 现代摄影机、摄像机所用的光学镜头是可变焦距的。当 物距改变时,可以不改变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像距),仍可获得清晰的像。如果被拍摄物体远离镜头而去.则镜头焦距应( ) A. 变大 B. 变小 C. 先变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19. 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 是( ) A. ②① B. ③① C. ②④ D. ③④ 20. 有些商品是有使用时限的。酒厂把瓶装酒的生产日期用 印章印在商标背面,贴在酒瓶上。字虽然很小,但我们透过瓶中白酒仍能清晰地看到日期。这是因为( ) A. 人的眼睛有特异功能 B. 字被瓶的玻璃放大了 C. 字的放大像离人眼更近了 D. 字被瓶中的酒放大了 二. 填空题 1.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m/s,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传 播速度 (变大/变小/不变)。 2. 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常用一条 的直 线来表示光传播的路线和方向,并把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3. 夜晚我们看到灯光下的人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不发光的课桌,是由于课桌 的光射入了眼睛。 4.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这是因为光从 射向 中时发生折射的缘故。 5. 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人另一种介质,MN是两种 介质的分界面,其中一种介质是空气,则入射角为________,MN的___________侧是空气(填“左” 或“右”) 6. 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 镜,若某人以0.5 m/s的速度在湖边行走,则该人像相对人的速度是 。 7. 如图,不透明容器底部A处有一光源,没倒水时在侧壁B处形成一个亮的光斑。当向容器中加水至EF处时,亮斑在B点的 (上方/下方/原处),当水面到达CD时,亮斑在B点的 (上方/下方/原处) 8. 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 是反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 9. 小刚用已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当把水池中水排掉后,小刚仍想在原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则他应调整照相机,使镜头 (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 10. 我国古代就有光现象的描述,如“捞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潭清疑水浅”。其中“水中月、镜中花”是光的_____________ 现象形成的,“疑水浅”是光的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形成的。 11. 平静的水池,水深2m,月球到水面的距离为3.8×105km.夜晚,池边的人看到月球在水中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现象而形成的像,像与水面的距离是 。 12. 光从太阳传播到地球表面需8min 20s,则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 km。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是38万km,若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束激光,则需经历 s后,才能接收到从月球返回的光信号。 13. 如图所示,两平面镜MP、PN相交,夹角为45°。一束光线AO斜射到MP上,经两平面镜反射后与入射光线AO重合,但方向相反,则AO与MP夹角α为 。若要α为30°时,上述现象仍能发生,则MP与PN的夹角为 。 14. 使用普通照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景物时,要调节镜头使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摄影术语称之为“调焦”,其实这种操作并不是调节凸透镜的焦距,而实际上是调节 。 15. 有甲、乙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当物体到甲凸透镜的距离为20 cm时,在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当物体到乙凸透镜的距离为20 cm时,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则___凸透镜的焦距大。 16. 下图是打好孔的位置(OO‘)的大门截面和提供选择的三块小圆玻璃片的截面,其中可做“警眼”的玻璃片编号是 (甲/乙/丙)。 17. 有一种液面微变监视器,基本结构原理如图所示,光束发射器始终以一定角度向被监视的液面发射一束细光;光束经液面反射,其反射光被水平放置的平面光电转换接收器接收,再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若反射到光电转换接收器的光点由S1移向S2,则表明被监视的液面________,若接收器上接收到的光点由S2移到S3,则说明被监视的液面________ (选填“上升”或“下降”)。 18. 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放好仪器,点燃蜡烛,调整 _______和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中发现蜡烛放在 ________点时,它的像成在 2F’点。放在_____点时,它的像成在2F’点以外,放在______ 点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三. 作图题 1. 在图a中作出F在平面镜MN所成的像。 2. 在图b中作出通过平面镜看到物体AB的像A’B’的范围。 3. 在图c中作出反射光线为AB和CD的点光源S及入射光线SA和SC。 4. 在图d中的一株树上歇着一只乌鸦,地上撒着许多谷粒。乌鸦从树上飞到地上,衔了一粒谷粒,飞到对面的栅栏上。问:乌鸦应当在什么地方衔取谷粒,才能够使它飞行最短的路线?请作图分析。 图a 图b 图c 图d 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某同学为了比较甲、乙、丙三个凸透镜焦距的大小,他让凸透镜和光屏的距离都保持20cm,调节烛焰的位置发现,甲凸透镜后的光屏上能够出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乙凸透镜后的光屏上能够出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丙凸透镜后的光屏上不能够出现清晰像。请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焦点的大致位置。 6. 在下左图中的虚像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7. 如下中图所示,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 8. 上右图表示分别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射向透镜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光路(P 是与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的位置)。 9. 下左图中a为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b为点光源S发出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S的位置。 10. 上中图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的光路图,请在图中画出界面和法线的位置。 11. 如上右图,处于主光轴上的物体AB经凸透镜后在光屏上成的像A‘B‘,请你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画出凸透镜,并确定焦点F的位置。 12. 请将下图中的光路图补画完整。 四. 实验与探究题 1. 要将一束光线的传播方向作下图所示的改变,图A、B、C中已经分别利用了三种光学器件并画出了光路图,仿照这种方法,你还能在图D、E、F、G中填入光学元件及所处的位置的不同情况吗?(提示:从凹面镜、凸面镜的反射,凹、凸透镜的特殊光线、玻璃界面考虑) A B C D E F G 2. 粗测出一只老花眼镜的度数的方法有:(提示:说明测焦距的方法和度数的算法即可) A. 。 B. 。 C. 。 D. 。 3. -个200°的透镜是 (近/远)视镜片,它的焦距是 m。 4. 仿照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设计一个凹透镜成像的实验,并画出装置草图是: 5. 用一块平面镜和一把钢卷尺配合测出一棵大树的高H。要求: (1)作简图(提示:根据光的知识作光路图,在图上标上适当字母); (2)根据图上字母,写出计算树高H的式子: H= 。 6. 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他在水平桌面上安放的器材如下图所示。 (1)由图可以看出,装置中的错误是。 (2)正确的操作是 。 (3)调整后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且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由图可知物距为 cm,像距为 cm,所成的像为 (倒/正)立的 (虚/实)像。 7. 小柯有一架“傻瓜”相机,拍摄时不需要根据景物的远近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即不需要调焦)。相机的说明书上注明“拍摄时,景物要在3m以外”。相机拍摄时底片上成的像是 (指出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或实)。下表是这架相机物距和像距的变化情况(f=35mm)。根据表中数据,简单分析解释为什么拍摄时不需要调焦? 。 U(m) 0.1 0.5 1.0 1.5 2.0 2.5 3.0 V(mm) 53.85 37.95 36.27 35.84 35.62 35.50 35.41 U(m) 3.5 4.0 4.5 5.0 5.5 6.0 6.5 V(mm) 35.35 35.31 35.27 35.25 35.22 35.20 35.18 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第1小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一个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第1、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第1小组 第2小组 凸透镜焦距/cm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距/cm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距/cm 47 26 22 18 80 34 27 22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两条即可)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9. 在物理实践活动中,某活动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 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用了A.B两个焦距不同的透镜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及部分现象准确地记录在下表中: 请你完成下表并帮助他们分析从表中获得的信息,把能得出的探究结论填在横线上。 (示例)结论一: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长,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 结论二:在成实像的情况下, 。 凸透镜焦距 (cm) 物到凸透镜距离(cm) 像到透镜距离(cm) 像的情况 正、倒 大、小 虚、实 凸透镜A 14 20 47 倒立 实像 30 26 缩小 40 22 缩小 60 18 缩小 凸透镜B 16 20 80 倒立 放大 实像 30 34 40 27 缩小 60 22 缩小 10. 现在,一些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膜墙”)。这种外墙既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 (1)如图所示三幅图中,哪幅图能真实反反映太阳光线通过玻璃膜墙进入室内的传播途径。 答:___________(填选项中的字母) (2)小明同学路过某大厦楼前,从侧面往玻璃膜墙看去, 发现该大厦前的旗杆在玻璃膜墙中的像有错位现象,如图20所示。他经过分析,认为产生这种错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上下两块之间镀膜玻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所造成的。 请你利用简易器材,运用模拟的方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它,要求写出这个实验所需器材和简述实验过程。 (3)玻璃膜墙会给人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请举一例。 答: 综合测试答案 一. 选择题 1. D 2. A 3. D 4. D 5. A 6. A 7. D 8. A 9. A 10. C 11. B 12. B 13. D 14. B 15. B 16. A 17. B 18. A 19. B 20. D 二. 填空题 1. 3×108 ; 变小 2. 同一种均匀介质;带箭头 3. 直线传播;漫反射 4. 水;空气 5. 40°;右 6. 平面镜;1 m/s 7. 下方;上方 8. HD;HB 9. 后缩 10. 反射;折射 11. 反射;3.8×105km 12. 1.5×108;2.53 13. 45°;60° 14. 像距 15. 乙 16. 丙 17. 上升;下降 18. 凸透镜;光屏;可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A; B; C 三. 作图题 1. 2. 3. 4. 5. 7~12. 图略 四. 实验探究题 1. 2. A. 平行光法: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测出最亮的点到光心的距离即焦距f/m,计算度数=100/f。 B. 焦点的光变成平行光法:移动点光源在凸透镜主轴上的位置,得到平行光时,测出点光源到光心的距离即焦距f/m,计算度数=100/f。 C. 看字法:用凸透镜看字,由近及远移动,当字由正立放大变为倒立放大时,测出字到光心的距离即焦距f/m,计算度数=100/f。 D. 两倍焦距时成等大像法:利用烛焰在光屏成等大像时,测出物距除以2得出焦距f/m,计算度数=100/f。 E. 用仪器直接测量出度数。 3. 近;-0.5 4. 5. H=bc/a或 H=H’ 或 6. 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适当提高光屏和凸透镜的高度;15;30;倒;实 7. 倒立、缩小的实像 根据表中数据,当物距u在3 m~6.5 m之间时,物距每变化0.5m,像距的变化仅在0.02 mm ~0.06 mm之间,变化的范围很小,因此基本不需要调焦。 8. 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1)实像都是倒立的;(2)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 (3)物距相同时,焦距越大,像距也越大 9. 缩小;放大 结论二: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缩 小的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像 10.(1)C (2)器材:两块平面镜、一支铅笔 实验过程:将两块平面镜竖直错位放置,将铅笔跨放在两 平面镜交界处,从侧面往平面镜看去,观察铅笔在镜内所成的像是否有错位现象 其它方法合理可得分 有的图是贴不上去的。不好意思 (3)会造成光污染
+1
24

相关推荐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