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坐在乐山大佛脚趾上的游客(摄影/布鲁诺·巴贝)。曾有人问过巴贝最喜欢在中国拍的哪张照片,他思考了一下说:“喜欢这张,因为现在再也不能有悠闲的大把时间,更不能像这样坐在乐山大佛上了。”
据玛格南图片社官网消息,玛格南著名摄影师布鲁诺·巴贝(Bruno Barbey)于当地时间11月9日因心脏病意外去世,享年79岁。
△ 巴贝和夫人卡罗琳(摄影/韩杰)。布鲁诺·巴贝:法兰西院士、玛格南著名摄影师,在1992到1995年间,还担任过玛格南的全球主席。
作为持续记录中国时间最长的玛格南摄影师,布鲁诺·巴贝与中国渊源颇深。仅2019年,他就到过4次中国,或是拍照、或是讲课、或是举办个展……而在1973年到2018年的46年间,布鲁诺·巴贝更是频繁来到中国,用柯达克罗姆胶片给几代国人留下了一抹彩色的记忆。
△ 1973年,天安门广场,准备欢迎时任法国总理蓬皮杜的少先队员。
1973年,巴贝作为记者跟随时任法国总理蓬皮杜访华。
△ 1973年,准备欢迎时任法国总理蓬皮杜的女孩。
△ 1973年,准备欢迎时任法国总理蓬皮杜的市民。
结束五六天的访问后,巴贝提出将自己的签证延长。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巴贝获得了15天的居留权。这一下,巴贝才真正开启了了解中国的拍摄生涯。
△ 练习射击的女民兵。
1980年、1983年,巴贝抑制不了自己对中国的迷恋,再三来到这片土地。虽然他依然不会什么中文,但却很乐于和中国百姓主动打招呼。他说:“中国人都喜欢拍照,大家都很友好。比如你拍一位好看的姑娘,她们都会很友善。但是在巴黎,人家肯定会过来说:我要打电话给我的律师了。”
△ 1980年,桂林,熟睡的孩子。
△ 街头橱窗。
△ 在公园里拍照的年轻人。
友好的环境,让巴贝在随后多年的时间里记录了当时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垃圾桶上压腿,在田野里面做操,在影楼里拍婚纱的……一切年轻人听说过却没见过的,年长人尘封多年的记忆都在巴贝的镜头里一一被拾回。
就像吴为山先生在对巴贝的评价中说:“巴贝院士将供销社、自来水站、议价杂粮专柜这些打着时代烙印的名词再次带回我们的视线,他所记录的不只是中国过往的岁月,更是传统文明向现代化迈进的变革进程。”
△ 广西卖竹筐的人。
△ 卖冰棍的老奶奶。
△ 在“香”字下吃冰棍的三个男人。
△ 沪东造船厂附近码头的工人。
△ 烫头发变得越来越流行。
△ 芳芳高级人参霜广告。
△ 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
△ 上海幼儿园里的孩子。
△ 在故宫带孩子小憩的年轻母亲。
△ 三菱汽车广告下来去匆匆的人们。
巴贝说自己并没有刻意的保存国家记忆或者个人的记忆。只是一切都改变得太快。一些东西消失,一些东西出现。对于自己而言,只是出于摄影师本职的忠实记录。
△ 1980,上海,等待拍婚纱照的新人。
△ 1980年,上海少年宫手风琴班。
△ 1980年,成都,“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 1980年,上海,议价杂粮店排队的市民。
△ 1980年,前往乐山附近梯田的农民 。
△ 1980年,四川,丰收。
△ 2015年8月8日,青岛啤酒节。
△ 2016年的平遥一角。
△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外滩上的情侣。
-The End-
资料来源:布鲁诺·巴贝影集《中国的颜色》
图片授权:后浪出版公司
编辑:陈婉婷
最新评论(25)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