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位女性影像艺术家《当代女性的视觉书写》杭州开幕

影像 金酉鸣 赵冬娜转载2020-06-24

  2020年6月26日,由金酉鸣,赵冬娜策展的《当代女性的视觉书写》将在杭州众嘉禾·创空间开幕。本次联展带来了杜宝尼、杜艳芳、甘莹莹、李毓琪、汪滢滢、于筱、周仰七位女性影像艺术家的作品。她们用镜头为画笔去描绘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脆弱的关系,以底片为画布记录下她们对于生命意义与生活方式的大胆尝试,用快门为纽带以女性视角对当下社会的问题与冲突提出质疑和批判,对生命价值的真实体验与真诚表述。


  女性艺术家们不再关注那些外在的,与个人情感生活不相关的事物,更加注重挖掘内心的资源,从个人经验乃至躯体语言中获取灵感,作品更具有个人化特色和私秘化倾向;很少从理性角度介入题材和把握主题,更注重艺术的感性特征,更注重直觉的、观能的呈现。作品更多孩童般的幻想,顺手牵羊的随意,意象模糊的非理性和说不清道不明的生理-心理感应;对于政治的、历史的、哲学的大主题缺乏兴趣,而对自然的、生命的、人性的乃至生存问题相关的主题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关爱,甚至对于平淡生活和平凡事物的关注,都胜于对崇高、辉煌的追求;对男人的世界普遍缺少兴趣,很少以男性作为艺术对象。


图片说明

  通过本次展览,希望展现中国的女性影像艺术家不是一个“失声的群体”,中国女性不再仅仅出于一种被说、被写、被画、被赏的客体地位,她们已经反客为主,从自身经验出发去说、去画、去写、去做。用她们内心资源去建构一种属于自己的,也属于全人类的女性艺术与女性文化。女性艺术家也在这一过程中被去掉“他者”的身份,成为当下塑造历史的“主体”部分。

展览时间:2020.6.26—2020.7.26

展览城市:杭州

展览机构:众嘉禾·创空间

展览地址:杭州市上城区中山南路77号尚城1157

策展人:金酉鸣,赵冬娜

参展人员:杜宝尼、杜艳芳、甘莹莹、李毓琪、汪滢滢、于筱、周仰

·未及

  杜宝尼,生于湖南,现工作生活在长沙。

  我总是在“我与外界相互映照”时按下快门。我感觉拍照就像写诗或者寓言,我只考虑寓言本身而不考虑其寓意。观点,政治,社会热点如过眼烟云,我的个人观点也时常在改变。但我在拍照时真实的忠实于自己的感觉。我认为事物总在不停的死亡,我们并不能都有所感受和发现,单独的就某一天来看,这一天里也有着无数的死亡,也意味着无数的诞生,人也一样。

  我始终在接受来自生活的各种经验和考验,也保持对事物的兴趣,我固执的接近欢乐,也固执的靠近痛苦,我倾向于以寓言和隐喻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继续体验事物,继续快乐,悲伤,茫然,困惑——我总是为事物所困惑,然后努力通过这些经验来拍摄照片。这些图像是对欢乐和悲伤自鸣得意的纪念,也是对茫然和困惑自以为是的隐喻。时间和生命一直在流逝,人们都将失去一切,而一切都属于过去,属于忘却。照片无法将事物据为己有,于此同时,尽管事物不能被占有,我们却可以用词汇,象征,隐喻,借喻,形容和意向来构筑感觉,而感觉是存在的,它是一种秘密的快意。

  我们一直都存在于记忆和过去之中,拍下照片,就是留存过去和帮助记忆,假如忘记了一切,人也就不复存在了,因为人总是存在于他的过去之中,否则人们甚至都不会记得自己的名字。在人们的体内一直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冲出肉体去接触世界,想通过或者找到一些方式来表达表现自己:恋爱,写作,说话,触摸,拍照,歌唱……人们都在努力扩大或缩小自己,来更靠近触及内心深处和自身以外的世界。拍照就是我连接这两个世界的方式。

  然而照片所记载的也仅仅是这些事物的意象和表象,过去和记忆某个时候往往比照片更让人感觉深刻和真实。如果能够通过我的照片恰当的运用意向来呼应有感觉的人,这将会是十分美好。

  一张照片不但意味着画面所含事物,而且也意味着事物背后的东西。就像一篇小说不但意味着词汇一样,它所包含的意义和思想一定是超越词汇的。如果说这些照片是一种客观的伪装,但这种伪装始终不失为一种对别人产生影响的力量,蕴含的东西是每一个观看者所及的不同感受,是文字无法抵达的。


穿石 Wears through Rock 2019


无争 Alone in full bloom 2018

·子夜

  杜艳芳,1986年生于湖南省,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此系列的作品表现的是子夜时分都市里的年轻女性,我是她们中的一员,但更多时候,我是抽离出来的观察者。这些女性选择来到大都市,有的是为了梦想,有的是为了生存,亦或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被社会视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在打拼生活的过程中由于各种机制的不公总是遭遇了更多的艰辛,虽然在男性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大部分女性最终沦为婚姻和家庭的附庸,但仍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冲破各种藩篱,在追求肉体和精神自由的道路上渐行渐远。这部分人能够独立自主地完成生存,对个体需求和性别差异有清醒的认识,但也遭遇了种种挫折,由此在情感上产生的压抑,在夜晚更有宣泄的需求。她们真实地面对内在的情感,孤单却不脆弱,或许偶尔会回忆起童年里的阳光,汲取些许温暖。如同茫茫宇宙中的星球,遥遥相望,微光闪烁。



《甘莹莹》(2019-2020)

  甘莹莹,1990年生,生于广西,现居上海。2009-2013 华东政法大学新闻系学士,2014-2015 英国创意艺术大学摄影系硕士

《躯》(2018-2019)

  这个项目是关于一系列行为艺术的记录。在两次艺术驻留项目中,我邀请了参与到驻留项目的女性与我一起赤身裸体在终南山的冰天雪地,将脸埋入雪中留下印记,或是紧紧拥抱自己,对抗冰冷的环境。在这个身体与环境互动的仪式中,剥离了衣物这些代表了身份、性格的外在物品后,身体是一种赤诚与真心的体现,而脸孔则是人身体中最能集中灵魂的部分;严酷的自然环境是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映射。我企图让“虚”的身份与环境的共处,通过这个行为得以有“实”的呈现。


躯,甘莹莹,2019,参与艺术家(从左到右):那妞、张静娴、甘莹莹、桂子、刘一萍。

·基本视力

  李毓琪:1986年生于台北,目前工作生活于北京,以摄影、影像创作为主。 

  这组静物主要出于一种直接的伦理动机,在照片中我置入了我所吃剩的骨头与生活中遭遇的对象,来表达我对于生命、生活的感受、敬重及其与之呼应的古怪美感与力量。作为生命体留存最长久的部分,骨头成了生命与死亡的双重隐喻,进而形成了鲜明的审美气质。当半年来所吃剩下的骨头集合在一起,面前的景象就变成了一种质问。而我试图让它成为对自我生命的提醒,使生活回到它应有的重力之中。画面的处理上,我希望它们在视觉上获得一种平面感,通过对纵深和层次的挤压,剔除静物的浪漫性,而仅仅保留形象的基质,使观者焦点可以自由地在画面上游移,与画面中单个对象产生链接,进而投射出与自身生命经验的感受与共鸣。



《慕境》

  汪滢滢,影像艺术家。第11届三影堂奖骆伯年优秀摄影师奖,美国艺术摄影中心2017先锋艺术家,2018玛格南科恩纪实摄影基金会提名,富士胶片全球签约摄影师。

著名古汉语学者,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

在《诗里特别有禅》一书中写道: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是禅,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才是禅。

有关中国人智慧的书写,

极大的篇幅落笔在“虚无”两个字。

而禅,亦在“虚无”中淬炼成章。

然,虚无的要义,

并非是粗鄙地放弃和逃避。

它应是一种沉淀后的寄怀,

对心中思慕之境的寄怀。



《童谣》/NURSERY RHYMES

  于筱,独立艺术家,现工作生活在北京,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并取得硕士学位,求学期间于2010年赴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学习数码媒体专业。

  少先队员--共产主义接班人,一个几乎每位生成在五星红旗下的中国少年都曾拥有过的社会身份,他牵伴着我们走过童年。在惯常的描述中,童年留给我们的总是毋庸置疑的快乐与美好,然而当这个鲜活的形象出现在当今的校园里,在接受着千人一面的教育传统时,不显其个性,更多的在一系列的集体活动中成为一个相形划一的符号。借助“影像的重构”,我将自己儿时曾亲身经历过的那些“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时光,在“快乐的节日”里发生过的事情,还有“太阳当空照”时,迎着朝阳走在上学的路上的回忆重新展现。画面中的场景源自于绝大多数少先队员参与过的集体活动也对应那些耳熟能详的歌谣,一曲曲歌谣唱响那些美好的瞬间,定格住我们的回忆。当视线抚摸过那些稚嫩的脸庞却领略出与年龄不相称的老成与疏离感时,体会集体行动所带来的秩序感的同时,渐渐渐透视出那些“习惯”被掩藏起来的童真。而我仿佛从这些稚嫩、纯真的栩栩少年里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不朽的林泉|Faerie:2015-on going

  《不朽的林泉》试图用影像探寻江南古典园林的精髓。汉学家高居翰在《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一书中论述,“一座园林就像一方壶中天地,园中的一切似乎都可以与外界无关,园林内外仿佛使用着两套时间,园中一日,世上千年。就此意义而言,园林便是建造在人间的仙境。”园林是不同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时空,人们可以流连其中,寻求从必死命运中的解脱。在古代志怪故事中,园林总是大背景——“人和鬼神共处一个屋檐之下”的亦真亦幻的时空,它能够满足我们终极的渴望:永生。




  诚然,如今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园林,早已不是数百年前初建的样子,历经损毁和修复,其楼阁亭台,乃至一石一木,也不完全是“原真的”古迹。然而,哪怕在布局、植被、名称、所有权方面不断变化,有一种园林精魂却始终挥之不去,只要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对超越死亡的渴望不曾改变,园林在核心本质层面总是一脉相承的。让目光透过物质的、现实的世界,去搜寻隐匿其中的另一个时空。当阳光照到水中央的一簇植物,或者暮光将逝,或者一尾鲤鱼在稍纵即逝……在这样的时刻,那个隐秘的仙境浮现在眼前,甚至可以被铭刻在底片上。哪怕无法抵达,但若能在一瞥之中确认这个仙境的存在,或许也可以获得身在其中一般的慰籍和喜悦。

最新评论(1)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评论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

1

分享至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