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社会》 进入大学你就半只脚步入社会?

影像 谭佩里原创2017-05-31

  “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是按照既定的轨道完成的。走出十二年高负荷的应试教育之后,忽然进入了无拘无束的大学生活,两个极端状态的转变使我至今仍感觉措手不及。”

  对于大多正常学生的轨迹,从高中进入大学后,由于大学内没有“高考”这类的终极目标,大学反而像是一个实验场,让他们完成由学生向社会公民身份的转变。当时刚刚步入大学的杨文彬发现,他身边的同学忽然扎上领带,本校的师哥们开始了对他们新一级师弟指导规训,还有一场场在高中没见过的“酷炫吊炸天”的晚会......

  所有的迹象表明,杨文彬周围的生活正在发生变化:社会中的娱乐和社交似乎在这群刚走出应试高压下的学生们中显现出来,这是不由自主的。同学们组建成了各种小圈子,开始向他们高中时所想象的“成人世界”的生活规范靠拢。人是一个很复杂的动物,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至今使杨文彬困惑。

  学习摄影的杨文彬便开始着手用摄影的研究方法对这一主题进行观察。在几个学期的校园生活后,他完了这组名为《大学社会》的作品,这组作品更是获得了首届“映·纪实影像奖”的最高项目资助奖金20万元人民币。奖金的获得和作品的内容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一片争议。这次,我们抛开一切关于作品之外的声音,和杨文彬进行了一次简短地对话。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这组作品进行拍摄的?

  2015年上半年,也就是我大一下学期。

讲解一下你所谓的“大学社会”是什么吧!

  最初我是要拍摄“大学舞台”这个题材,后来我想到家长老师们在高中以前经常对我说:“进入大学你就半只脚步入社会,就自由了,”同时我对自己所面临的身份转变很困惑,就开始拍摄了这一组选题。这一切都和我的生活体验有关。


当你创作这组作品的时候,你是处于一种怎样的身份?

  我把自己作为一个身在现场的局外人:一方面我是作为大学生身在其中,一方面我没有参与到我所拍摄的哪些学生组织内的任何实质性事务。

你观察下的这些学生们,会隐藏自我还是袒露自我?

  现在的学生们并没有想隐藏自我的意图,我遇到的都挺乐于袒露自我的同学。但是关键不在于他们是否隐藏或袒露自我,而是这些自我是怎样产生的。在《大学社会》的拍摄过程中,我看到的更多是每个同学在内心中被规划好的、经过挑拣的“自我”。

  所以我就是想了解在这种被规划的“自我”背后,最本真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你认为你的作品是否完全对你理解中的“大学社会”进行了揭示?

  我现在没法做出这个结论,因为作品还没制作完。等一年后我毕业了,你再来问我这个问题,我应该就能回答了。

直接闪光和手机截屏,你是想借助这些元素来表达对这个时代的映射?

  对这个时代的映射,大概只有上帝视角才可以这么说。我不是上帝,但我可以对问题中提到的两个形式稍作解释:手机截屏的确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杜尚他们肯定没法用截屏做创作。闪光灯的使用最初是因为现场光太弱,我必须得用,另一方面,它得到的图像是我心里投射的影子。

你的作品只是截取了你校园生活中的事件片段,那么照片中所描绘的状态是否在现在的大学生间具备一定普遍性?

  你是指的完整的“大学生活”吗?我从来没有想拍大学生活。从我目前接收到的反馈来看,普遍性是有的,这大概是千禧年高校体制改革之后大学生的共同经验。

抛开作品之外,作为学生一员,你认为校园中的这些社会性的现象会有那些好处和问题?

  我的作品也只是负责转述,而不负责作答。就它转述的现象而言,比如我们现在的学生组织里用到的“签到”技术,这显然是现代公司的管理制度,它的好处有很多:更有效地管理人员、提升组织运作的效率、作为会议纪要的材料记录、留下在场的证据,学生组织使用这种管理技术似乎没有任何问题。但如果要谈弊病,去看看电视剧《黑镜》(Black Mirror)就知道了。


关于摄影师:

杨文彬,1996年12月出生于山东济宁,现为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电影摄影专业在读学生。

最新评论(0)

有什么想法跟大家交流下吧~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

分享至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