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Inception的各类解读文章已有不少,不吝啬地说,ethermetic恶魔君的多维概念解读可谓此类文章中的翘楚。我也有对这部片评论一番的强烈渴望,不过顶着巨大鸭梨,且恰巧是个伪技术迷,我就只好说说较少被提及的制作层面了(当然,magasa翻译的ACM文章是不可多得的技术文章参考,大家可以去这里看)。这部饱受热议的电影确实给人带来了各种层面的讨论空间,从电影制作角度看也绝不例外。记得特效评论大拿Mike Seymour在VFX Show节目中盛赞Inception是一次电影制作的全面胜利,我这个无名小辈对此举双手双脚赞同。这种胜利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了该片视觉效果构成中practical和digital成分的微妙关系:一方面,几乎绝迹的传统电影技艺异军突起,在该片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另一方面,还没有完全获得认同的数字特效又在影片的制作流程中获得了极其罕见的重要地位。对于视听冲击接受过剩如同吃肥肉吃到腻一样的我们来说,Inception没有成为一部CG Porn,反而让人更多地联想到《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这类作品,真是谢天谢地!此次我就来尝试着从Practical和Digital两方面入手,浅析Inception的制作。整个过程也是对读者你的一次inception,我同样将其分为四个层次。
Level 1: Photochemical Dreams
在列举Inception的practical effects之前,我必须先提及该片制作流程上的重要的特点:不用数字中间片做配光。这比片中的任传统特效都要让数字技术控震惊,因为它是在向新世纪的行业标准进行明目张胆的挑战,只能以“彪悍”二字形容。
所谓配光,用通俗的说法来说就是调色。电影之所以要做配光,主要出于两个理由:其一,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光源条件下拍摄的镜头之间难免存在差异, 如果不加处理直接冲印,镜头剪辑在一起就会显得不和谐;其二,创作者也会出于自己的艺术追求,使影片画面呈现某种特定的风格。配光一词的英文原文是Color Timing, 从英文的字面意义理解,你可能会纳闷这个工序和“时间”有什么关系。这还得追溯至黑白电影的时代,由于那时还没有颜色的介入,配光仅仅涉及画面的明暗控制。因此配光师所要做的就是调试和记录不同镜头所需的曝光时间,Timing一词由此而来。在彩色技术出现后,Timing的说法依然被保留,甚至到了如今的数字时代还在被沿用。
如今的配光工作,是在将胶片处理成数字中间片后,完全在数字环境下进行的,配光师能获得的效率和自由度都极高。早些年的电子配光技术相对麻烦,但通过电子配光机的电子回路显像,配光师依然可以直接预览配光结果,从而快速地工作。最传统的配光,则完全使用光化学的方式来调整胶片里三原色的曝光量,要观察调整后的结果就必须冲印出实体中间片。因此配光师往往要调试多次:做一次调配,等待冲印,观察结果,然后继续修改,如此反复。配光师所做的校正被记录为一套数据,将每个镜头赋予三个数值,分别对应三原色。这套数值被传到冲印人员手中,确保最终的正片按照配光要求冲印。这套数值记录标准今天还被保留在许多鼎鼎大名的数字调色软件中。
Nolan的御用摄影师Wally Pfister和其搭档David Orr在Technicolor的实验室里用传统光化学工艺为整部电影完成了配光。别看传统配光复杂缓慢,《盗梦空间》所有镜头的配光据说只花了一般数字中间片流程所需时间的一半!Pfister声称这多亏在拍摄期间他本人严格地控制了色彩平衡和曝光条件,导致后期所需的处理工作得到极大的减少。诺兰是一个在拍片时极度追求效率的导演,不过即使如此,在每一场戏开拍前,他也愿意让Pfister花上几十分钟来调整灯光,做他想做的准备工作。正所谓是磨刀不误那个砍柴工呐!
没有数字中间片,同时还意味着整部电影的剪辑工作也要按照“老套”的方式来进行。剪辑师虽然可以利用Avid非线性编辑系统对telecine(由胶片传成的录像/数字格式)进行剪辑,但最终还是需要有人坐在老式的Steenbeck胶片剪辑台前,以剪辑师的工作成果(代表各个镜头的“时间码”的组合)为依据将整套原始负片匹配剪辑一遍。据说这一整套流程让该片的营销部门伤透脑筋,由于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数字格式的成品镜头,导致他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拿不到任何素材来制作预告片。
看到Nolan对胶片的如此执着,我们不难想象他会尽可能地用in-camera的方式捕捉特效。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下一层看看影片中的practical effects。
最新评论(3)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