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雪缘
在腊月寒冬的呼伦贝尔,-20多度的气温让人即使裹着四五层衣服也刺骨难耐
我们自然观察者博物旅行团队在这里开展自然博物摄影活动,主题是冬季大兴安岭的鸟类
这里的鸟类密度极低,一开始我们驰骋在上百公里范围的林区中一无所获,一天时间将近,极北地区的太阳沉没得很早,下午2点多光线已经很弱了,大家作为最后一搏的“围剿”一片林子却只收获了乌鸦的嘲讽声——目标鸟种全部 没有。。。
休息吃饭的空当,我发现雪地上有个蜘蛛似的小虫在爬动
好奇。俯身观察,它有6条腿,那口器、那平衡棒,分明是双翅目昆虫的样子。我几乎立刻辨认出,这货居然是冰雪奇虫——雪大蚊
昆虫是变温动物,低温即死,冬季冰雪上活动的昆虫,都有特殊的抗旱机制,十分稀罕,其种类和类别均屈指可数!
【雪大蚊 Chionea sp.】
从一篇小文中截取一部分来说明发现雪大蚊时的感受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作为昆虫学者,我关注几类冰雪奇虫已久,雪蝎蛉、雪大蚊、冰跳虫的形态早已熟记于心。中国农业大学老一辈昆虫分类专家、已故的“中国昆虫第二大怪才”杨集昆先生曾推测我国应有此类昆虫分布,但遗憾于走遍全国未能发现。又偶有昆虫爱好者自称采集到此物,但后经证实均为无翅或畸形的其它大蚊科种类或干脆就不是大蚊。后经几代农大人不断惦念和努力,终于在2011年的冬季于东北采集到货真价实的雪大蚊,而且一下采集到4种,于是2012年见刊的一篇文章正式报道了我国雪大蚊的存在。而此次发现的,是有一个新记录于我国的种类。】
【雪大蚊的发现令我为之一振,也许全队成员也受到了些许鼓舞。我们此后的RP值一路飙升,接连拿下乌林鸮、长尾林鸮、猛鸮、雕鸮、鬼鸮、北噪鸦及所有其它目标种,还偶遇到极为罕见的雪鸮,这在乌尔旗汉的观鸟史上前无古人、后待来者,同时,此后每天的天空均上演奇幻瑰丽的冰晕秀及各种奇异天象,令我们此行的总体收获超级无敌。这大概都拜雪大蚊的发现打通了我们抑郁多时的任督二脉所赐吧!】
相机品牌:佳能(Canon)
相机型号:佳能 70D(单机)
光圈:f/8.0
曝光时间:1/250 ISO:200
焦距:60.0
拍摄时间:无
镜头型号:Canon EF-S 60mm f/2.8 Macro U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