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看的是大气磅礴的建筑,台北故宫博物院看的是叹为观止的宝物。
这座位于台湾台北市郊阳明山脚下,仿照北京故宫设计建筑的宫殿式建筑,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与文化艺术史博物馆。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覆盖着米黄色墙壁,洁白的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之上,风格清丽典雅。但比起里边的藏品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包括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中国青铜器之乡宝鸡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70万件,可谓件件精美绝伦,价值连城的极品更是以千计。如铜器中的本周毛公鼎、散式盘;玉器中的翠玉白菜、辟邪雕刻(六朝古墓出土);书法中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颜真卿、宋徽宗 (赵佶)书法手迹;画卷中的张宏《华子冈图》;以及中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瓷器中的宋、明、清名窑名家亲制品,官窑制御用艺瓷等,都是国宝级文物。
毛公鼎、东坡肉(石)、玉白菜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三宝。
毛公鼎虽仅高30.75厘米,却铭刻了32行497个篆书文字,洋洋洒洒记录了毛公辅佐周宣王,后来获得天子赏识而做此鼎的史实。鼎铭字迹清晰公整,个个笔力遒劲,全篇一气呵成。该铭文是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同时也是我国“造字时代”最经典的作品。驻足观看墙壁上放大的原型字,象形、会意的脉络一清二楚。那棵翠玉白菜是依照翡翠顺势而为,雕刻精致,绿色部分雕成菜叶,白色部分雕成菜帮,尤其是上面还有一只蝗虫,一只蝈蝈,栩栩如生。据说是清光绪帝瑾妃的陪嫁之物。亲眼目睹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长不足20厘米,和真实的大白菜有差距。
另一件镇宫宝物东坡肉型石没见到。据说这块天然的石头,活脱一块连皮带肉的东坡肉,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
此外,给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中学时所学课文《核舟记》中描述的核舟,这件明“奇巧人”王叔远所雕之瑰宝,就存放在台北故宫的展厅。如作者魏先生所记,小船船身长约3.4厘米,高1.6厘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放大镜下,不但有桌椅,还有杯盘菜肴,船上四扇花窗,每扇皆可自由开合。船中八名游客,苏东坡居间而坐,船底还刻上了他的“后赤壁赋”,三百多个字。真可谓“技亦灵怪矣哉!”
其它诸如慈禧戴过的红珊蝴手镯、纯正的翡翠(一半是翡一半是翠)手镯、镂雕九层内部运转自如的象牙球、大汉奸汪精卫送给裕仁天皇的巨幅玉屏风等数不胜数。只可惜,里面的宝物不让拍照,但有些东西会长时间镌刻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
相机品牌:松下(Panasonic)
相机型号:松下 LX7
光圈:f/2.5
曝光时间:10/1000 ISO:320
焦距:4.7
拍摄时间: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