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L镜头十日谈》
首发仪式 4月22日
2011 CHINA P&E
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
北京.国家会展中心
前言
这只是一本摄影爱好者写给其他摄影爱好者的镜头书。
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时期能像今天这样,世界上有如此多的摄影爱好者,手中掌握着如此伟大的影像力量。
我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在过去的20年里,我一直抱着自娱自乐的态度对待摄影。因为我坚信:摄影的目的就是为了快乐。
随着对摄影认识的深入,它带给我乐趣是源源不断的。这些乐趣来自于拍摄的过程,来自于对作品的欣赏,来自与同好的交流,也来自于摆弄器材——特别是摆弄摄影镜头。数码摄影时代,机身难以长久,好的镜头却值得长时间持有,成为延续摄影习惯、积累创作经验的重要因素。我很高兴见识过了不少镜头,稍微有一些了解,也很乐意将我对镜头的认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这是摄影带给我乐趣的一部分。
作为摄影爱好者,我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摄影器材的用户、消费者,不是厂家代言人。我对镜头的论述虽然不能做到绝对客观公正,但在大面上还是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的,因此这不是一本器材宣传册,只是摄影爱好者之间的交流。
在爱好中学习摄影就像玩拼图游戏,学习的知识点往往是零碎的,积累多年也许能拼凑出一部分,但这反而告诉我还残缺很多。在这本书里,我贡献出自己拼出来的一部分,希望对其他摄影爱好者的拼图有用。
作为摄影爱好者写这本书是有难度的,动笔的过程让我明确感受到自己的局限和不足。缺乏官方的支持,深度相对有限,有一些特别好的题材无法开发,有些说法没有明确的佐证,都只好放弃。L镜头产品线还在不断更新,截稿时几枚新发布的镜头还没有上市,难以详尽评述。我对自己写的东西尽量负责,但能力有限,若大家在阅读时发现有谬误或不妥之处万望海涵,如果方便通过网络反馈我,我由衷的感激。
假谦虚完了,说说不谦虚的。
这是一本镜头书,但我不希望读者仅仅把它看成一本器材手册。器材手册与摄影技艺无关,这就如同微波炉说明书与烹饪技艺无关、汽车手册与驾驶技艺无关一样。器材手册只会就着器材说器材。
摄影器材在摄影人手中是创作的工具,而在其他人那里却是商品,是商业价值的载体。从商业目的出发,制造商、销售商和广告商会热心的宣传器材的吸引力;各路媒体以受众广泛和关注度高为目标,将器材通俗化、平面化……诸多器材手册主打性能参数,突出典型概念,打造器材崇拜,从而传播了一些先入为主的信息,让消费者对摄影器材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器材对应某项特长,能让我拥有某项拍摄能力”。很遗憾,通过器材获得的能力人人都可以取得,而个人摄影水平完全不是器材所能改变的。对器材的崇拜恐怕与摄影的真谛相去甚远。
我绝不奢望这本书能够告诉读者摄影的真谛,那玩意我也很迷糊,但我不会让读者对镜头的作用和地位产生误解——镜头就只是摄影创作的工具。因此在写这本书时,我主要关注镜头为什么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摄影创作重点需要什么,这些性能如何实现,有哪些主客观限制条件……最终回到如何摄影。按照这个思路,全书对每一枚镜头娓娓道来,讲述故事、叙写细节、概括现象,折射对摄影的理解,每一篇的内容分散独立但思想统一,所以本书假名“十日谈”。
本书的第一章涉及了一些镜头光学基础和制造知识,对理解镜头、丰富摄影知识体系很有帮助,希望读者不要嫌烦略过。在书中某些段落文字稍显晦涩拗口,不过一旦有了相关的摄影体验自然就会理解为什么要那样说。总之希望大家翻开这本书不是为了查阅器材的性能,不是为了多一点吹嘘器材的谈资,而是为了对镜头及其在作用有稍微全面一点的理解。
Canon的L镜头是一个非常好的侧面,它们既代表了今天镜头设计制造的高水平,也反映了摄影技术对镜头的要求,而且产品线丰富全面。我所要做的只是尽量全面的展现这些镜头。
在这本书里,大家会发现再好的L镜头也还是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低档镜头成像的弱点,例如暗角、畸变、大光圈锐度差等等L镜头可能同样会出现;低档镜头操作的不足,例如对焦速度慢、布局不合理等等L镜头可能也会涉及;低档镜头没有的问题,例如笨重、握持困难、焦段狭窄等等L镜头可能反而存在……所有镜头都是各方面性能平衡取舍的产物。对镜头的分析评价不在于比较参数指标,不在于发现其特长优点,而在于如何整体看待镜头的平衡性,如何在于其他镜头横向纵向比较中了解镜头。
就L镜头的运用来说,无论镜头能创造多么神奇的效果,如果照片没有主题、没有用光、没有构图,都不能构成摄影作品。摄影是创造的过程,创造自己的摄影语言,创造自己的思想表达,创造自己的情感释放。器材是创造的工具,而不是以创造物,对器材的选择和运用不可能代替摄影的创造性劳动。从来没有一枚镜头是真正完美的“神器”,好的镜头可以锦上添花,却不能化腐朽为神奇。
每一枚镜头都有自己的演化史,这就是摄影术不断进步的过程,是摄影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器材制造者如何应对的过程。今天的任何一位普通摄影者,其手中器材的性能都已远远超过了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摄影家,但即使手握着最先进的器材,也不是谁都可以创作出名流影史的伟大作品。顶级器材可以让新一代摄影者拥空前的便利性和可靠性,获得更加自由的拍摄范围,适应更加复杂的拍摄环境,却不会让摄影艺术简单化。放眼摄影器材发展史,器材进步的动力还是源自摄影者对释放自己摄影能力的追求。无论器材如何发展,无论L镜头如何优越,摄影的本质没有变——影像的力量源自内心。
我是这样认识和理解L镜头的,我希望这些认识能够将本书与器材手册区别开来,也希望读者能够读出一些不同。
当然,我从不希望每一位摄影者都一门心思向着摄影艺术殿堂迈进。无论如何,摄影是为了快乐,99%的人端起相机是为给生活增添一点情趣,是满足家庭和日常拍照的需要。对于他们来说,是否了解镜头的全部价值并不重要,为L镜头投入的资金值不值,只是看使用时是否满意,是否从L镜头中获得更多的快乐。
感谢老爸,是他将我领入此道。感谢编辑汪振,他为此书付出了很多心血。感谢在成稿过程中帮助过我的几位朋友,这本书就是要与你们分享的。
点此进入《巅峰佳镜:Canon L镜头十日谈》第二日 之 广角旗舰:EF 16-35mm f/2.8L II USM
点此进入《巅峰佳镜:Canon L镜头十日谈》第三日 之 标变王者:EF 24-70mm f/2.8L USM
点此进入《巅峰佳镜:Canon L镜头十日谈》第四日 之 豪门四杰:70-200mm L镜头×4枚(小白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