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作者: 由山缘海 那雪可比东北的雪乡了。感觉画面偏暗,个人认为应该减曝光量,才能体现雪的白。白加黑减嘛,我在雪山上就吃过这个亏,出来的照片都偏暗,通过后期减少曝光量,才稍微好一些。 |
【转】亚当斯区域曝光 美国著名摄影家安塞尔·亚当斯的区域曝光理论,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摄影科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亚当斯在他所写的《负片与照片》一书中对此曾作了详尽的表述。他所介绍的方法虽然较为复杂,然而是极其有用的。有人曾指出,一旦掌握了这种方法,甚至是初学摄影者也能像经验丰富的老手一样,在按下快门之前就能预料到最终得到的照片是什么模样。只要掌握了这种方法,摄影者就会学会分析景物,肘景物进行更为准确的测光,并根据测光的结果作出适当的曝光,从而把对景物的视觉印象忠实地或者创造性地再现在照片上。
根据亚当斯的理论,黑白照片的色调或灰调可以分为十一个“区域”,由零区域(相纸能够表现出的最黑的部分)至第十区域(相纸的底色——白色)。第五区域是中等的灰度,它可以根据测光表的读数曝光而得出来;第三区域是有细节的明影部分,而第八区域则是有细节的强光部分。
以前曾经提过,测光表的原理,有个“18%灰”的重要概念,也就是说,一般的相片整个取景范围的灰度平均下来就是“18%灰”的色调(在Photoshop中称为“mid-tone”,即“中间影调”)。换句话说,我们对着一片白雪来自动测光拍摄,最后出来也不是白雪,而是均匀的“18%灰”雪——这个当然是不能接受的,我们要的是真正白色的雪,那么为了把自动测光导致的“18%灰”雪变成“白”雪,需要进行多大的曝光补偿呢?这就是亚当斯引入的区域系统的用武之地啦!
0区 相片上一片漆黑,底片上除了片基本身的色调和灰度外,没有任何可用的密度
1区 相片上已非全部漆黑,略有影调,但没有影纹,这是有效临界曝光。 低调区
2区 相片上初步显出影纹,影象最暗的部分影调深黑,缺乏纹理。
3区 黑暗物体,影调正常,阴暗部分显出了足够的影纹。
4区 深色的树叶,石块或景物阴影表现正常。在日光中拍摄人像,阴影部分表现正常 。
5区 呈中灰色(反射率18%)。北部天空影调较浅,皮肤色调较深,石块呈灰色,木头影调正常。 中调区
6区 在日光,天空光或人造光中,皮肤影调正常。石块,阳光下的雪景阴影,以及用全色片价浅蓝滤镜拍摄的北部天空,影调都较浅。
7区 皮肤影调很浅,一般物体呈灰色,侧光照射的雪景,影调正常
8区 明亮部分影调细腻,有适当影纹,雪景影纹相当明显,任务皮肤上有高光。
9区 明亮部分没有影纹,接近于纯白色,与1区的略有影调而没有影纹颇为相似, 用聚光型放大机将小规格底片放大,相片呈纯白色,与10区无明显差别。
10区 呈纯白色,画面明亮,有反光
数码相机的测光曝光系统和传统相机一样,在处理图像时,有个很基本的准则,就是将所有被摄对象都按照18%的中性灰亮度来还原,所以在相机的感光系统看,无论对象原来亮度如何,最后都应以中等亮度的影调展示。所以在实际拍摄时,仍然需要摄影者根据拍摄现场的复杂情况作出相应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获得理想的密度和色彩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