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式表现手法,却是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上海的工业革命”应当是从劳动集约型产业向高技术、智能型产业转换的过程,但意外地掉进了“圈地运动”的陷阱。高房价撕破了工薪阶层“美好城市生活”的梦,同时也挤压着高科技高智能产品的市场生存空间。摄影师用了较多的镜头表现孩子,似乎在提示我们去思考,在这个革命过程中“一部分”孩子们得到了幸福还是牺牲了幸福。这组片,无法归类于风光、纪实。摄影师组织了这么几个镜头,巧妙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连同前一组《北京有的,上海没有》,都展示了摄影师运用镜头“语言”,表达“思想”的能力,看后令人刮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