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
金秋皖南采风游览 “桃花潭水深千尺,......”觅古揽胜杂片之一
桃花潭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境内(青弋江上游),距县城34公里。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唐代诗人李白曾于此地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名称由来:桃花潭之所以有名,历来说法不一,有云:古人风于澄泓苍霭,如入《桃花潭记》所述之武陵源,古名之。而桃花潭之所以著名,则是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唐玄宗年间,泾州(今安徽省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下旅居南陵叔父李阳冰家,欣喜万分,遂修书一封曰: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酒乎?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来,汪伦便据实以告之:桃花者,实为潭名:万家者,乃店主姓万。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忤,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李白与汪伦诗酒唱合,流连忘返。临别时在踏歌古岸,李白题下《赠汪伦》这首千古绝唱:“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如今,诗仙、豪士逝者如斯,但桃花潭却因之流芳千古。潭边至今有汪伦墓碑文“唐史官汪讳伦也之墓“相传为李白所题写,其真伪已无从考证。
桃花潭所在桃花潭镇,古称南阳镇分万村和翟村,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镇内有保存最完整的皖南古民居群,计有明清建筑700余处是陈氏大姓翟氏宗族的祭祀之所。据记载,翟氏宗族明清两代,共有十五人荣登进士,举人上百,秀才上千。明万历年间,江南镇抚大将军翟国儒赴云南边疆平叛为国捐躯,祠堂被御赐“忠孝堂”。“忠孝堂”前后三进,占地千亩,建筑材料均为楠木,汉白玉石,其石雕和木雕世所罕见,被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誉为“中华第一祠”。
文昌阁建于清乾隆32年,共三层,八角。一至三层分别高悬“盛世文明”、文光射斗”、“共登云梯”匾额,是昔日翟氏宗族文武理学的丰碑,由于造型秀丽典雅,也是著名的景观之一。此外,诸如怀仙阁、万姓义门、鞑子楼、抚风会馆、司马第等古建筑也都有着十分重要性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桃花潭镇在1989年至1993年对桃花潭景区的人文景观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和修葺,并建造了“梦潭轩”古文物陈列馆,将收集整理的桃花潭历代风景名胜文史资料、名人题匾、古刻、石碑、木雕陈列其中。如今,“梦潭轩”业已成为桃药潭景区一个新的景点。
踏歌岸阁 走出翟村老街,在桃花潭东岸有座古色古香的二层阁楼,此为后人纪念李白、汪伦两人的深厚情谊所建造的“踏歌岸阁”。其底层为过道,两边是砖砌实墙,下面是麻石砌成的基础,有石阶下河。阁楼底层向老街一面是敞开式,临潭为半圆形门洞。上层为一小楼,向潭一面设窗台栏杆,可供游人凭眺潭上风光。檐下高悬“踏歌岸阁”四字横匾,原为里人翟容所书,后毁。1983年重修时,新匾为原安徽省政协主席、著名书法家张恺帆所书。小楼临街一面设木制屏风,刻《踏歌送行图》,再现了当年汪伦送李白的动人情景。据有关资料记载,此楼可能原建于明末清初,乾隆十三年(1748年)重修,民国年间和解放后又进行过维修,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望月楼主人(曹弘)摄影 2018年11月20日 于蜀中巴蜀揽胜楼书屋
特别说明,原拟2019年金秋作第五次登黄山,后因皖南绩溪曹氏祖籍旺川村乡贤 老年人协会秘书长 90多岁高寿的族兄曹健老先生的盛情相邀,于是提前一年成行。在祖籍旺川村近10天采风休闲中,受到了曹健老先生祖孙三代的热情款待。曹建平,曹福宁等众多同宗亲友们的热情接待和陪同,借此机会,谨向全体一并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礼!!
一一广交天下旅朋艺友,遍游神州壮美河山,讴歌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一个人的权力和职位是短暂的,金钱和物质是有限的,唯有人品和艺品是永恒的。 牛年是我的本命年,我属"火牛"。我愿将我的毕生精力投入到艺术生命中去,直到生命的终止。一一望月楼主人 人生格言三则。
-
相机品牌:佳能(Canon)
相机型号:佳能 40D
光圈:f/9.0
曝光时间:1/160 ISO:100
焦距:14.0
拍摄时间:2018-10-12 14:58:20
镜头型号:Unknown (37) 10-24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