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感谢顶贴
其实从我个人而言,不是十分满意,因为这类车间,不会让我拍摄的时间太长,前后15分钟而已,在带我进去的人(领导吧)告诉我现在大部分都是机械化,人工操作的太少了,唯独这边有一拨人操作,也就是说,我能拍摄的就是这几个人,一共3个人,而他们的工作就是电焊,也就是你看到的这些画面,从我个人而言,真正不容易,应该是多少带有狰狞的表情,或者防毒面具,又或者超体能,光着膀子,带着安全帽,浑身留油,费尽体力活的状态,但很遗憾,我理想的画面这个车间没有,这也是我和你的共同看法,
从我现场角度,我一分钟也待不下去,能严重到什么程度呢?这么说吧,一个月给我5万元,我也不会在这工作,噪音太大,说话都得喊,空气我是接受不了,别说工作,就让我在这里每天做着抽烟,打牌,给我一个月10万元我都不干,所以,大概我太矫情,他们不但能工作,还能忍受环境,还能工作几个小时,坚持N多年,这是我感觉不容易的地方
从画面角度,我更希望工作中的特殊形态,比如类似我们海边打海蜇时候,渔民的特殊表情,努力合作的绳索的配合和一定危险性,假如有了这个题材,想不出彩都难,因为工作难度较高,表情自然会理想,会体现出工作不易,所以您的看法,我认同,完全正确
从人文摄影师角度,我认为题材的理想,超过摄影师的本身技术,一个合格的,成熟的摄影师,对前期的能力一定是优秀的,但如果你拍的人文题材本身不够感人,你再好的技术都没用,因为大家乐乐呵呵的玩,你再好的技术,也拍不出感动,首先画面感动,拍出来才感动,所以近2年我对人文有了新的定位,题材不够动容,你再拍也不会动容,但衡量摄影师的能力,这绝对算其中之一,选择动容的题材
近期会找到我更理想的题材去拍,再次感谢指正
来说几句可能会讨嫌的个人意见。
1,这几张照片离一件摄影作品的距离还很远。只能从这些照片看到一种工作场景下的几个人的工作状态。
2,都不说立体地体现这些人,即使是体现楼主所说的那种“不容易”的感触,这些照片也并没有呈现出来。换句话说,楼主自己的感受跟画面没关系。
3,从拍摄技巧的角度,整体布局都倾向于死板、程式化,画面僵硬。
俺想建议楼主问自己几个问题,再去着手:
1,这些人带给你的最严重的感触是什么?如果是“不容易”,请拍出来他们的不容易。你得寻找跟这感触匹配的场景、动作、表情;甚至,你得琢磨跟这个感触相配合的媒介,比如最不容易的是噪音,那么摄影恐怕就不是最恰当的表达手段。
2,你得找到支撑起这些人状态的足够丰富立体的素材。如果图片不够,加上文字够不够?如果视频能增加力量,那就加上视频。
2,拍摄方式是为你的表达服务的,而不是为构图规则或者摄影技巧服务的。表达目的和表达方式的匹配程度,才是衡量一个摄影师技能水准的东西。
上述不中听的意见,供楼主参考或者无视哈。
P.S. 有一位摄影师叫做王玉文,曾经拍摄过关于工厂的系列作品,不妨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