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晶晶)“长江是一条地理线索,也是一条时间线索。可以是一条公共历史线索,也可以是一条私人的精神线索。”11月13日,参加“长江大保护·共饮一江水”主题摄影展的摄影师王远凌,在“新时代的长江影像传承与发展”主题交流活动中分享了自己对于长江影像的思考与理解。
由长江文化促进会、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长江大保护·共饮一江水”主题摄影展,于11月13日当天上午在江苏省张家港市金港文化中心美术馆开幕。展览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的大量长江摄影作品为基础,精选出150余位知名摄影家的代表性作品,汇聚成一部纵横数十载、跨越千万里的长江摄影文献图景,全景式、立体化地展现新时代长江流域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发展成就、文化底蕴以及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大保护取得成效的鲜活案例。本次展览是国内举办的参展摄影师最多、作品涵盖面最广的长江主题摄影展览之一。从源头到入海口,从人迹罕至的旷野到车流辐辏的城市,从走出三峡的移民到乐享水韵的市民,从经典的历史纪实到富于时代关注的当代佳作,内容主题丰富,艺术形式多元。
长江文化促进会会长王琳,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张家港市委书记韩卫,江苏省摄影家协会主席许益民,以及长江沿线部分省市摄影家协会主席,多位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等摄影界、文化界人士出席展览开幕式。
王琳在讲话中表示,作为全国首个以弘扬长江文化为宗旨的国家一级社团,长江文化促进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在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集聚更多资源、汇聚更多力量,为长江大保护、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势,在促进长江文化交流、产品培育、产业繁荣上出新成果、做大文章,实现长江文化“活起来”、千年文脉“火起来”、文化惠民“实起来”,努力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作出更大贡献。
韩卫在致辞中说,张家港坚决担起长江“守护者”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奋力擘画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张家港画卷;特别是与时俱进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连续20年举办长江文化节,以实际行动扛起了“弘扬长江文化的大旗”。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让更多的朋友领略长江美景、感受长江文化,共同凝聚“保护长江生态、弘扬长江文化”的广泛共识;欢迎广大摄影艺术家和爱好者们,在张家港捕捉灵感,用镜头定格精彩瞬间,用光影传递美好故事,合力唱响“长江大保护 共饮一江水”的新时代长江之歌。
展览以古诗名句“江流天地外”“江城如画里”“江上往来人”三部分划分板块,集纳多幅珍贵历史老照片,传播广泛的经典作品,其中不少是已烙刻在中国人记忆深处的影像佳作。展出作品中,既有中国革命摄影前辈邹健东拍摄的1949年渡江战役前的解放军战士形象,又有老摄影家张其军拍摄的新中国第一个水利工程建设现场;既有年过九旬的女摄影家晓庄镜头中的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场景,又有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陈铎在“话说长江”“再说长江”之际留下的峡江风景;既有老摄影家茹遂初上世纪70年代随国家科考队拍摄的长江源头自然景观,又有众多摄影家对以三峡为代表的风物中蕴含的乡愁意韵的显影;既有陈池春、陈文父子两代摄影家持续不断的长江影像关注,又有张家港摄影群体立足本土,用影像照见新时代城市发展、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从香山看江阴长江大桥 李正 摄2023年7月拍摄于江苏省张家港市香山风景区
大江之源 茹遂初 摄1976年8月25日摄于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格拉丹冬
参展摄影家中有20多位中国摄影界个人成就最高奖项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有数十位获得过国际国内摄影荣誉的资深摄影家和新锐摄影师,还有刚刚深入学习摄影的高中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集百家之长,行传承之道。摄影师肖萱安拍摄了40年长江三峡,此次带来的最新作品是他以自己1984-2006年拍摄的上千张三峡老照片为素材,花一年时间制作,重新构建出的自己心目中的三峡景象。张家港摄影人施柏荣在看到摄影家晓庄1968年拍摄的照片时说,南京是他老家,具有年代感的长江大桥和画面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公共汽车让他一下子就唤起小时候的记忆。
灯火重明 崔力 摄2022年8月29日,重庆市渝中区,高温天气结束,包括洪崖洞在内的众多都市景点亮灯。
渡江战役 邹健东 摄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59师突击队准备将渡江先锋的红旗插到长江南岸去。
展览纵向涵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重大历史时刻,如抗洪抢险、大桥建成,再到改革开放以来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新时代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长江生态大保护取得的突出成就;横向则覆盖了从长江源头格拉丹东的雪原冰川到长江入海口6300多公里的波澜壮阔。长达21米的中国长江三峡写真长卷以“长江万里白如练”的气势横亘悬挂在主展厅一侧,与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流域各个时期的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发展成就和文化底蕴等动人图景,铺陈出对长江文化有着深度思考的一个博大精深的长江影像世界。
江岛湿地 陆之豪 摄2022年10月19日, 江苏省张家港市通洲沙江心岛,近处湿地绿色生物的宁静和远方南通市的繁华交相辉映。
齐头并进 姜涛 摄2019年4月14日,参加马拉松比赛的选手们经过武汉长江大桥,与动车同行,与黄鹤楼同框。
在特别设立的“长江大保护”单元板块,展览以近50幅精彩图片,集中展示了中国三峡集团在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以及长三角地区共抓长江大保护中发挥的骨干主力作用,在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擦亮了生态底色,彰显了时代担当。
开幕式当天下午,主办单位还邀请了湖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杨发维,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奖者王景春、李亚隆、肖萱安、郑云峰、黄一璜,摄影家王奇杰、肖顺清,策展人和图片编辑王远凌、蔡山海,就“新时代的长江影像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有关长江影像的主题创作,分享交流了经典案例、策展角度和对长江题材摄影的深度思考。今年82岁高龄的老摄影家郑云峰,长期关注长江、黄河流域以及三江源的保护和绿色发展;立足于四川本地的王奇杰,拍摄长江在泸州境内136公里沿线两岸人与河流的依存关系;王远凌《以重庆与长江为例》,看历史影像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李亚隆用长江“影像速记”和“影像史记”各有侧重地拍摄了多个影像专题;从纪实摄影到观念摄影的肖萱安,以40年的创作思考描绘了自己对三峡影像的最新理解;从摄影记者转型的杨发维,将传统与创新融合,用大写意手法让长江文化可见、可感 、可亲;做了20年与长江三峡相关展览的黄一璜,分享了3个策展故事,表达了影像和展览是可以促进人们思考社会生态等问题的策展感悟;王景春《与水结缘》,以极光视觉启动“大江大河”项目开启长江等影像考察;90后的蔡山海分享了“拾城”纪实摄影师联盟三位摄影师的长江作品;肖顺清以自己的《江流东——我住长江尾》一书,呈现了新纪实作品对乡愁的重新思考。
长江边看“世界杯”李亚隆 摄2022年11月27日,湖北宜昌夷陵长江大桥露天电影大屏前,一群年轻人就着冬日的江风,观看2022卡塔尔世界杯直播。
本次展览由中国摄影报社、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张家港市委宣传部、张家港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张家港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张家港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指导中心、张家港保税区党政办公室承办,苏州市摄影家协会、张家港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张家港市摄影家协会协办,将展至2023年底。
有什么想法跟大家交流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