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山东省摄影家协会承办、山东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协办、积成影像执行的《青未了——山东青年摄影联展》,将于11月8日在2019丽水摄影节上展出,展期为11月8日—11月12日,展览地点为大学生创业园一楼展区。欢迎大家前往观展,敬请期待。
策展人语
无限的可能——宁舟浩
近年来,齐鲁大地上一些年轻的摄影师,特别是80后摄影师逐渐成熟起来。他们不仅用自己的作品阐释了齐鲁传统文化中特有的对国家、社会、家庭的责任感,同时又用最鲜活的当代摄影语言表现出对自己内心的关注。他们努力地把个人体验、时代感受和艺术素养不断融合,形成多元化、个人化的摄影作品。
这次参展的10位摄影师,年龄均不到40岁,从这一代人开始,世界进入了读图时代。他们幼年形成基本记忆的时期,恰逢电视普及直至泛滥的阶段,他们的视觉启蒙多数来自于电视、VCD影碟、动漫及连环画等媒介的观看和阅读体验;继之而来的互联网,颠覆了电视但又带来了完全消费化的影像资源以及更加广阔、开放的视野。数字影像技术应用之后,影像变得极易改变,照片再也没有以往人们相信的那种真实的确定性。这些经历不仅导致影像价值判断标准的改变,还给这个时代的摄影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信息和极具个性化表现的可能性。年轻的摄影人们开始意识到:摄影也不再局限于明确表达和陈述,作者对影像进行取舍和控制意识凸显。感知、经历、身体这些表面而肤浅的感受对于个人恰恰是最确切的。
这次展示的摄影作品,图像类型涵盖社会纪实类、个人表现性的和观念化的影像类别,展示方式也涵盖了传统照片、图书和多媒体。从这次参展的摄影师身上,可以折射出一些山东青年摄影家所共有的特征:一是富有创新精神,不断突破。他们极富个性,每位作者都在不断尝试去突破陈规、突破自我。二是不好高骛远,深入挖掘属于自己身边的富矿,认定一个题材,就绝不放松,长时间持续不断地深入拍摄。三是不盲目拍摄,对创作项目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和详细的规划,而且随着项目的深入,不断修正完善。
“岱岳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本次展览只是展示山东青年摄影家创作成果的一个开始,10位摄影师的作品虽欠完美,但是已初具蔚然之势,是从高原到高峰的必由之路。我们期望能够以此展为契机,激发更多的齐鲁青年投身其中,在不远的将来,看到更多优秀的作者和作品,看到山东摄影无限的可能。
2019年10月30日于济南
·关于作品:青未了-山东青年摄影联展(以展览方向为序)
季芮民 《灵光》系列
作品阐释
苏珊·桑塔格在她的《论摄影》中曾这样写道:“收集照片就是收集世界。”摄影对于其他艺术形式来说,每一张照片都是拍摄者亲身经历的证明,时间和空间在瞬间被记录,而曾经发生的时间再变成“历史”的那一秒在镜头前变成切片。
那些平常的,那些生活的,那些静态的,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那些似曾相识的光影,那些人或者物就在这里被定格。
摄影是什么?每一个接触摄影的人都会问这个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也在寻找自己心的安置之所,寻找灵魂的归宿。
我每到一个转折点,总有很多不安,像“森山的狗”一样四处游荡,遇见了这些“灵魂”,是生,是死?我拍下的只是他们的表象,他们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嘛?我拍下的是真实的他们?还是我内心的他们。
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评语
他创作了《灵光》中的作品都是日常生活的缩影,它们是平常的、生活的、静态的、稍纵即逝的瞬间,那些似曾相识的光影,那些人或者物就在按动快门的那一刻被定格。“我每到一个转折点,总有很多不安,像‘森山的狗’一样四处游荡,遇见了这些‘灵魂’,是生,是死?我拍下的只是他们的表象,他们原本就是这个样子嘛?我拍下的是真实的他们?还是我内心的他们。”在季芮民镜头下的这些瞬间里,这些带有哲学意味的“不安或疑惑”展露无遗。画面里的点点滴滴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一瞥,而相机定格下了它们存在的痕迹,赋予了它们拍摄者的思考,让不经意的片刻也有了情绪和温度,正如转瞬即逝的灵光,只是,它们需要有心人去“捕捉”、去感知。
感受《灵光》,也仿佛在感受季芮民对于摄影的探求过程,他的摄影之路刚刚启程,还会有更多精彩的“灵光”在他的镜头里乍现、定格、永恒、闪耀,我们期待。
——金俊(雅昌影像艺术总监)
王大可 《东张西望》系列
作品阐释
这些照片是从2015-2019年拍摄的底片中选出来的。对于照片来说,文字是多余的。其实,这些照片也是多余的,因为它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为了打发我无聊的时间。我没有能力给“所谓的创作”一个存在的理由和物质基础,让一切看起来更像一回事。
我一直坚持用胶片拍摄,大概就是为了故意拉长过程,拍摄、冲洗、暗房……经过许多步骤和时间才能得到照片,这样更容易打发时间。
评语
当“无聊”成为存在的唯一诱因的时候,这倒是一种黑色的幽默。王大可的粗微粒片子中透露着一份无机质的生活感觉。焦躁的发展步伐背后,拍摄者的镜头却聚焦于那些缺失的角落,在漫无目的的场境中,交集着无关痛痒却又煞有介事的冲动,没有缘亦没有果。
——秦伟(独立策展人、艺术家,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 “摄影深造文凭”课程统筹主任及讲师)
武靖力 《消逝》系列
作品阐释
关键词:中国东部城市、老龄化、年轻人流失、资源枯竭、城市转型
这座小城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省份的一个内陆城市,地域面积小、城市竞争力差。年轻人留下或者离开始终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多种问题交织,导致城市间差距越拉越大。
人们曾以自己的方式改造自然,按照自己的理想化的规划。我是一个追踪者,寻找各方留下的痕迹,而这一切本身都被困在现实中,但它必须在它永远消失之前被找到。
评语
这是武靖力的新作,我想也是他的转型作品之一。摄影师有新作是很正常的,但愿意去突破的摄影师不多——因为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困难。摄影师放弃了以前惯常使用的135相机近距离逼近的拍摄方法,采用一台中画幅相机保持一定距离去拍摄。这一点在拍摄自己生活的城市题材中难得可贵。因为我们身处其中,很难跳出原有的视角去观察。我相信,武靖力一定意识到了自己的生活体验转化成艺术创作的某种冲动和可能性,于是才有了这组新作品。这种摄影师的原始冲动,才是摄影作品最好的阐述。因为这组作品就是关于他自身,他朋友,他的城市。作品传递的美感和情感都有着摄影师自己的观察视角和体验,这才是艺术创作最可贵的点。
——陈荣辉(荷赛、侯登科纪实摄影奖等入选者,美国耶鲁大学艺术学院读研究生)
白杉《永珍》系列
作品阐释
2018年母亲节,我给60周岁的母亲杨永珍,制作了一本同名日记体家庭影像书《永珍》。书中的文字均来源于她不同时期、不同心情下的手写体日记。
父亲自2004年离世后,母亲一直思念他至今。偶然一次,在她的日记里,发现她有轻生的念头,我追根溯源,整理出她十三本日记,梳理出一条她围绕对父亲絮叨为主的线。
依循这根主杆,我把老照片、快拍照和手写体文字进行匹配,以她自言自语的方式,呈现出作为劳动者、女性、母亲多重角色为一体的永珍,在丈夫离开、儿女在外、孤身一人生活的“心灵史”。
父亲去世后,她的精神、经济上压力山大。家里2009年拆迁建楼,2013年告别冬天不再冷、夏天不热的日子后,生活上改观了很多,这几年一切在好转,她也逐步衰老。
生活中,对父亲的思念、怨恨体现在了他们的合影上。她把父亲的照片撕裂又粘上。她说父亲不管这个家了,“我不记得你爸爸的模样了。”其实我觉得是她思念过度导致。
在日记里,除了对父亲的诉说外,也有对我和小妹的不满与祝福。那些摘抄的语录,有感而发的对点滴生活的感受,更像一部生命哲学的散文。而她的情绪更是在这个循环里反复着。
“让我失忆吧,你过你的,我不操心了!”
“以后送我去养老院得了!”
“上公交免费了,说明我是60岁的老人了!”
“你还没结婚啊!”
“你好久不给我打电话了!”某一次通话后,我特意看了通话记录,2个月,保持了37次电话。平均两三天一次,但对于她来说,两天却也很久。
2019年7月中,母亲做了一个脂肪瘤手术,我索性退掉了上海的房子,回到了山东临沂老家。这两月,是我成年以来,呆得最久的一次了。
“学会和命运握手言和。福兮祸兮都要珍惜,失去得已失去,得到未必永存……我是儿子港湾,为他守护归途”。这是她日记里的一段话,经历各种悲欢离合后,她逐步看开了。只是我未婚的事儿,却让她感觉无地自容。这也是我们很多事儿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涌的根源。
在这三万张的图片素材,十五年的记录中,依循她的视角,讲述了这个普的故事。这样的图文方式,也是我们之间的一次对话关系吧。
我也在问我自己,为什么要给母亲杨永珍梳理制作《永珍》呢?其实答案很简单:为什么不呢?这位平凡不普通的女性,不就是很多如永珍一样的伟大母亲的写照吗?
献给母亲杨永珍,愿彼此永远珍惜。
评语
白杉用母亲的名字“永珍”命名自己的这组作品,无疑是把这部作品当做了自己和母亲和家庭之间最深入、重要的一次内心告白。
2004年父亲去世,母亲永珍独自在生活的颠沛流离中努力保护子女、保护自己,争取尊严。除了“经济上抬不起头”,在精神上,母亲永珍也经历了比平常人更多的艰难和坎坷。被盗、搬迁、繁重的劳作都没有让母亲放弃对未来生活的追求。
于此同时,在外漂泊的白杉敏感地感知到母亲生活的重压,开始用照片拍摄母亲的日常。在做这本书时,他参照了母亲在父亲去世之后的日记和家庭的老照片。用一种双线索的方式呈现了母亲对父亲的留恋、面对日常生活的重压时毫不掩饰的无奈甚至绝望的呻吟。
从白杉之前的作品《31》那些充满张力和欲望的照片,再到《永珍》中这些朴素、内敛的影像,我看到白杉对于影像的控制收放自如。《永珍》中质朴的影像,来源于家庭最亲密成员间最没有戏剧感、仪式感的日常生活。但是,这些质朴的影像却让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家庭的爱。整组照片和母亲手写随意、潦草的日记匹配的天衣无缝。
白杉是勇敢的,他敢于通过母亲的日记,回首当年艰难日子的种种不堪,白杉又是温情的,他用这样一组作品,作为送给自己和母亲的最珍贵礼物。这本书从自己私密的母子关系激发了更加广泛的共鸣。把一个北方小城中母子的个人生活,变成了富有时代感的公共表达。
——宁舟浩(山东摄影师)
袁寒松《且听风吟》系列
作品阐释
《且听风吟》借山水以言志,阐释《论语·雍也》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儒家精神,希望人有像风一样抚育万物而无私欲的仁爱,顺应山脉肌理而川流不息的智慧,从中感悟宇宙万物之理,到达“仁”的境界。
评语
风是乐谱,袁寒松的《且听风吟》是作者面对大自然时的吟唱。通过这些遥远的场景,我们似乎能感受到作者对未来的一丝迷茫和期许。
袁寒松显然摆脱了那些局限于“简陋化的美学”——好看的自然景观题材的照片。他没有被题材所局限,反而让“美”回归事物的本质,更进一步回归到了自己的内心表达。
对于作者而言,形式的美是他布下的诱饵,在发现了美之后,人们会立刻意识到:在美之后,“真”才是这组作品的内核。然而“真”又是什么?我们无法用理性定义它,无法通过语言描述它,无法通过视觉找到它。但是通过袁寒松的照片,我们可以用心来感受到它。
——宁舟浩(山东摄影师)
有什么想法跟大家交流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