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社会的镜子 摄影师木格“家”的三部曲

影像 胡文迪原创2018-01-10

  “家”——社会学家说: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婚姻学家说:家是风雨相依的两人世界;文学家说:家是宝盖下面养着一群猪。每个人对家有着不同的解释,但家是始终都要回去的地方。


《沿墙而行》圣母山天主教堂遗址,八台子村,山西.2014

  摄影师木格对家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诠释,在他的以往作品《回家》与《尘》中,都能找到他对于家的表达。作品《回家》记录了他沿着长江而行的回家之路;而作品《尘》则更多专注了摄影师自身对于家和生活的反思。2017年12月23号在成都麓湖·A4美术馆的开幕的“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摄影展中,摄影师木格拿出了自己对于“家”这一关键词所进行探讨的另一组作品《沿墙而行》。在有些人的眼里,这组全新作品和之前的两组作品反差颇大,难道这是摄影师木格对自己创作方式的全新转折吗?其实不然,这组作品的加入其实是与他的以往作品《回家》与《尘》构成了关于“家”的三部曲。只不过这次摄影师木格将研究的方向从自己的小家转向了更大的“家”的概念,那就是我们所生活的国家——中国。


《沿墙而行》.候车厅.山西.2014

  在创作构思最初的时候,摄影师木格只是希望通过影像来研究北方乡村(尤其是西北边疆地区)与他所生活的南方乡村的不同之处。在他将近13万公里的研究旅途中,木格发现中国长城似乎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在古时候,长城作为抵御外敌的重要的工事,却在现如今的当代社会中成为了历史古迹。与此同时,长城又是一个“不重要”的线索,因为木格更希望通过长城的“墙”来传递出这些乡村与当代都市的差距,而同时又是一面反观当今社会的镜子。


《沿墙而行》公园.河北.2015

  在这组摄影作品中,摄影师木格使用了非常隐晦的拍摄手法。他用自己独特的影像语言描绘了当下社会环境中北方乡村居民对于生活中“美”的追求,以及出现的一些似乎与当今社会发展所不合适宜的场景:荒芜人眼的环境里通过“喜”字延伸的新婚之路。这其实就是当地居民以最简单的方式在表达着对于美和生活品质的追求。人内在的自省,其实更多表现在了他们的行动中。


《沿墙而行》.新婚之路.宁夏.2014

  有家就会有家人的存在,有了国家也便会有军人的存在。摄影师木格在表现军人的时候并没有直接拍摄现役的军人,而是通过一个穿着旧式军装退伍军人的肖像,来描绘一个曾经戍守在西北边疆的军人形象。军装上整齐的褶皱和依然腰板挺直的形象,足以看出一件军装在军人心中的分量。摄影师木格也精心选择了一个安静且沉稳的环境进行拍摄,与军人戍守边疆的环境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沿墙而行》.留影的退伍士兵.宁夏.2015


《沿墙而行》.小学教室.永泰古城.甘肃.2013

  而另一张作品,则拍摄了由民国时期私塾演变而来的小学校。规整的桌面以及墙上的标语,这些细节引起了木格的创作兴趣。这种规整严谨的体验,使得木格感受到了这所小学对于“美”的追求。这种“美”是一种言传身教的美,学校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是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对事物的理解,这反而比认识几个字母更有价值。


《沿墙而行》.城门下的妇人,河北.2015


《沿墙而行》.碎石厂.山西.2016


《沿墙而行》.风景区里的标示牌.河北.2015


《沿墙而行》.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秦皇岛.2015


《沿墙而行》.饮水池.山西.2015

  在这组作品的结尾,摄影师木格拍摄了一张来自青年的肖像。“我在这个年轻人身上仿佛看到我自己,这组作品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回到我自己本身,所以我选择以这张肖像来结束这组作品,”木格解释道。


《沿墙而行》.少年.山西.2015

  木格用大画幅描绘了与自己产生了共鸣的世界,行车记录仪上128658公里的里程,以一种更加客观的方式记录了中国北方的乡村。这128658公里也在表明着摄影师木格的身份----北方乡村的一名观察者、一个过客。而这种观察也让摄影师木格感受到了一面无形的“墙”的存在,且将这种观察所带来的的感受拍成了肖像——土地的肖像、人的肖像,或是静物的肖像。这些肖像与历史和矛盾共存,也是中国城市与乡村两个不同世界的缩影。这个世界始终有着“距离”或是“墙”的概念,而“墙”又是一面镜子,让每一个赶路的人都能够看清楚自己。

最新评论(8)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评论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

8

分享至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