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专家见面会

影像 集美·阿尔勒转载2017-11-07

  “2017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专家见面会将于2017年11月26日至27日在“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举行。

  16位来自海内外著名的美术馆、摄影节、画廊、出版机构的策展人、出版人、摄影收藏家、摄影评论家和艺术家,这些在摄影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专家组成强大的团队,为具有艺术才华和影像创作天赋的摄影师们提供了一对一交流的宝贵机会。通过此次见面会,摄影师既可以得到创作上的专业意见,零距离接触摄影大师,更能与摄影圈决策者们直接对话,获得针对本人职业生涯的高水平指导,同时为成功踏入国际艺术影像市场争取到难得的自荐机会。

  参与专家见面会将会对您的作品和创作思考带来非常有益的帮助,能够与专业大师进行一对一、面对面的交谈,这种机会非常难得,您也可以将这次机会作为对个人学习和作品补充的一次有效投入。参与者将有机会与策展人、图片编辑、商业代表和画廊总监独自会面,展示你们的作品并建立联系。我们建议您准备一份精心编辑的作品集,方便沟通和展示作品,您将有可能得到个人作品的收藏、展览或出版的机会。


本届专家见面会阵容(排名不分前后)


专家见面会时间表

专家介绍:

  Doors 门艺文化公司(2017.9)联合创始人,曾任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专员(2012-2017)及思想手艺术工作室主管(2004-2012)。近期,黎静女士被任命为2017 年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总监。黎静已在中国工作、生活16 年,其间成功举办两项大规模国际文化盛会:与艺术家黄锐共同策划“大山子国际艺术节(798 艺术区,2004-2007)”;与摄影家荣荣和映里一起举办“草场地摄影季——阿尔勒(2010-2012)”。她曾参与策划多项展览,如:2007 年阿尔勒摄影节的中国摄影家单元,“行动”(2007 年于丹麦,路易斯安娜),“迪奥与中国艺术家”(2008 年UCCA)以及“革命时代:克里斯·马克”(2012 年北京Star)。

  何伊宁,摄影史学者,策展人。2010 年开始从事摄影及人文类专题、专栏写作,策展,摄影类图书编写及翻译等工作,曾在国内外摄影和艺术媒体上发表过上百篇专栏、专题文章。由她策划的展览曾先后在国内及欧洲的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空间和摄影节展出。何伊宁目前的学术研究方向包括“文化认知与摄影再现:1960 年之后的英国摄影”,中西风景摄影比较研究及中国当代摄影书等等, 出版物包括《英国摄影教室》、《摄影与旅行》(译著)等等。www.heyining.com

  1964 年出生于四川成都,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艺术品投资人、策展人、摄影收藏家、中国摄影史研究者、中国摄影史上重要作者的重要作品的收藏者、黄建鹏画廊的创办人、南京国人文化广告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建鹏从1992 年收藏的第一幅摄影作品开始,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摄影作品收藏经历,主要收藏和研究中国摄影史中大师、大家的代表作品及现代摄影史中经典的名作和十九世纪后半叶及二十世纪西藏多位重要摄影师的代表作品。2009 年,作为独立策展人在中国美术馆策展了“见证西藏民主改革——蓝志贵1950-1970 西藏摄影作品展”。2010 年,作为独立策展人,在南京博物院策展了“回眸经典——中国摄影大师蓝志贵、庄学本藏族摄影作品精品展”。1995 年至今,黄建鹏画廊收藏了一千多幅中国摄影史上的重要作者的重要作品(原作),作者包括刘半农、郎静山、陈万里、庄学本、吴中行、王小亭、张印泉、郭锡麒、黄仲长、胡君磊、秦泰来、胡崇贤、蔡俊三、薛子江、陈正青、吴印咸、袁克忠、刘旭沧、陈传霖、卢施福、梁祖德、蓝志贵、吴寅伯、袁苓、张其军、齐观山、方建平、柯复、王一波、陈复礼、简庆福、吕相友、蒋铎、姚经才、沈筠、陈雷生、曾湘敏、吕厚民、侯波、张艺学、王东、许康荣、李英杰、王立平、王达军、李玉祥等。

  原上海画报摄影编辑,1989 年自费赴美留学,1992 年获美国马里兰艺术学院(MICA)摄影硕士学位(MFA)现定居美国Atlanta。法国Sipa Press 董事会主席。2006 年开始进行20 世纪当代摄影大师作品收藏。10 年共收藏了西方摄影大师作品1600 多幅,中国当代摄影家作品400 多幅。2011 年以来,先后在北京CAFA Museum、中华世纪坛、中间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上海摄影中心先后举办了“原作100”、“从卡拉汉到杰夫昆斯”、“触摸经典”、“中国当代摄影150”、“20 世纪世界摄影大师作品”等8 个大型收藏展。作为华人世界最为重要的摄影收藏家,近年来他还在国际国内的一些重要影展跟摄影节担任评委。

  凯伦·史密斯是一位英国艺术评论家及策展人。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重要的国际推介者,凯伦从1992 年定居中国以来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她对中国当代艺术不同时期发展状态的客观呈现,为中国当代艺术家撰写的专著,以及在国内国际专业刊物上发表的大量文章都已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渠道,包括2008 年出版的《九人传:新中国先锋艺术的诞生》,2012 年开始的《发光体:亲历中国当代艺术现场》系列书籍。2013 年,凯伦接受德国Taschen 出版社的邀请,担任《Art Now Volume 4 》中国部分的作者。凯伦曾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为中国当代艺术策划过多项群展和个展,包括展览“醍醐”(上海外滩美术馆,2013),“目耳计划”(北京今日美术馆,2009),“微妙”(北京草场地站台中国,2008),大型群展“The RealThing”(英国泰特利物浦美术馆,2007),“国人:中国当代摄影和录像艺术”(德国沃尔夫斯堡艺术博物馆,2004)等,以及艾未未、刘小东、徐若涛、贾蔼力等众多当代艺术家个展。2005 年,凯伦成为OCAT 深圳馆的学术顾问,并于2012 年被任命为OCAT 西安馆的执行馆长。

  刘香成是位成就卓著的新闻摄影师,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他也是上海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他对中西方摄影有着深厚的认识,编撰了一系列中国摄影书籍。刘香成1951 年出生于香港,70 年代在《生活》杂志实习期间,受到了包括琼恩· 米利在内的《生活》杂志传奇摄影团队的启发与影响。1977 年他移居北京,成为《时代周刊》与美联社的首席驻华摄影师。1989 年,他因拍摄Tian An Men事件获得了密苏里大学年度美国最佳图片奖。1992 年,他因报导苏联解体的图片与同事分享获得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刘香成与塔森、维京、企鹅等知名出版社合作出版了许多书籍,为中国摄影的发展提供了权威参考,其中包括《中国,一个国家的肖像》(塔森出版社,2008)、《上海:1842—2010,一座伟大城市的肖像》(中文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0)、《革命中的中国,通往1911 之路》(香港大学出版社,2011)。他的个人摄影作品集包括《苏联的解体》(美联社、1993),以及《毛以后的中国》(企鹅出版社,1983)。《毛以后的中国》获得了《新闻周刊》的赞赏,他们称刘香成为“中国的亨利·卡蒂埃- 布列松”。

  刘畑长期致力于「研究- 创作」的共同推进,工作贯穿策展、作品创作、理论研究、设计及写作。2006 年起,作为策展人参与策划了众多学术性展览,近期包括「起因和从中投射出来的例如物——吴山专 & 英格- 斯瓦拉·托斯朵蒂尔」(2017)、第11 届上海双年展「何不再问?——正辩、反辩、故事」策展组成员、「理论剧院」(2016),首届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年策展人计划优胜项目「大地备忘录(Memorandum for Gaia)」(2014)。曾任第一届集美·阿尔勒摄影节 《灰/ 刃/ 框/ 洋》(2015)、第二届集美·阿尔勒摄影节 《文人与史诗》策展人(2016)。2010 年,创建独立研究- 创作机构「开放问题研究所(Open Matter Institute)」。现为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进行中项目包括「近反物质材料」、「达-da 宣言」、「A CASE」等。

  马琳珂博士是专攻中国摄影史的艺术史家,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她启动“摄影中国”项目,主要发掘各类资源,并为与中国主题相关的作品提供策展建议。她已发表多篇关于现当代中国艺术、历史的论文,同时在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佳士得美术学院、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及伦敦V&A 博物馆讲课。她也曾在上海、巴黎及伦敦的大型文化机构工作。

  1970 年出生于法国弗雷瑞斯,现主要生活和工作在巴黎。当马蒂厄· 佩尔诺还在摄影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时,在阿尔勒遇到了一些吉普赛家庭,这其中就有高尔更一家人,自此他便围绕这家人展开了摄影工作。在 2000 年左右,他冲印出了多个系列的相片,主题集中在封闭、城市化和人口迁移问题。他和菲利普· 阿尔缇艾尔共同创作的关于精神病医院档案的作品,获得了 2013 年的纳达尔摄影奖。 2014 年,他获得了涅普斯摄影奖,同年,他还在法国国立网球场现代美术馆展出了自己的作品 :《横渡》,以此回顾他二十年的摄影生涯。

  1968 年出生于中国福建,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创始人及总监。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发起人及总监。他以“人与生存环境”、“人与自然关系”为艺术表达核心创作了包括《东村》、《六里屯》、《草场地》、和《富士山》等享誉国际的摄影系列。作品被包括 MoMA、美国盖蒂博物馆、 瑞士尤伦斯基金会、东京都写真美术馆、森美术馆等国际顶级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

2007年6月,荣荣与他的妻子,日本著名摄影艺术家映里共同创立中国首家非盈利艺术机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在此期间,他们多次负责并策划东西方国际摄影大师及学者的大型展览、讲座及沙龙活动,包括成功举办三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草场地摄影季· 阿尔勒在北京”、“荒木经惟 : 感伤之旅”展览及跨越了9年里程碑的“三影堂摄影奖(TSPA)”。2016年,荣荣&映里获得索尼世界摄影奖“摄影杰出贡献奖”,他们为亚洲乃至世界摄影界带来的贡献获得了世界摄影组织的高度认可。

  (1983 年出生于荷兰希尔弗瑟姆)鲁小本是一位摄影师、编辑、策展人和收藏家, 他和搭档Thijs groot Wassink 组成WassinkLundgren 小组并以此为名义从事艺术工作。他们的工作项目包括书籍、展览及摄影策展。他们共同编撰了十数本书籍, 包括《WassinkLundgren Is StillSearching》(2006),《Empty Bottles》 (2007) ,《Tokyo Tokyo》 (2011),和《Hits》 (2013),该作品是他们在阿姆斯特丹摄影博物馆举办个展期间发行的画册。他们还与马丁·帕尔一到编辑了《中国摄影书集》(2015),展示了从1900 至今的中国摄影书籍出版历史。他们曾获得多种奖项,包括2007 年阿尔勒摄影节图书奖最佳当代摄影书籍奖,以及中国学院奖(2010)。鲁小本主要生活在北京,受艺门画廊代理。

  1973 年生于巴黎,现生活在阿尔勒和巴黎。曾是罗马法兰西学院奖学金得主的斯道兹在 2014 年 10 月 1 日成为阿尔勒摄影节的总监。2010至2014 年间,他曾任瑞士洛桑爱丽舍博物馆馆长及 ELSE 杂志总编。多年来,作为影像专家,斯道兹专注于研究影像产生、传播和接受的语境,他曾花费数年时间钻研影像的流通,尤其是摄影、艺术和电影之间的关系。他曾以独立策展人的身份组织了一系列的国际展览,同时也出版了数本书籍, 包括 :《Le Cliché-Verre de Corot à Man Ray》,《The retrospectives of Dorothea Lange and Tina Modotti》,《Chaplin et les images》,《Fellini,La Grande parade》以及近期 出 版 的《Derrière le rideau - L'Esthétique Photomaton 》。

  沈宸,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的策展人,2016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策展人及发现奖提名人,2016 卡塞尔摄影书节最佳摄影书奖提名人。其先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学习并获得国际政治法学学士、新媒体理学硕士及摄影纯艺术硕士学位。参与策展并执行的项目包括“2015 年度第七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2015)、“第二届三影堂实验影像开放展”(2015)、“论方法——康迪达·赫弗个展”(2015)、“ 中国摄影:二十世纪以来”(2015)、“身形剧本”(2016)、“2016 年度第八届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2016)、“卡塞尔摄影书节 & éditions Bessard |北京特别展”(2016)、” 父与子 - 格雷格瓦·科尔加诺个展”(2016)、“上海2002 - 贝蒂娜·蕾姆斯 & 塞尔日·布哈姆利”(2016)、“山上的雅努斯——朱岚清个展”(2016)、“瓦莱:日常图景——苏杰浩个展”(2016)、“卡塔姿娜·科兹拉个展”(2016)、“2017 年第九届三影堂摄影奖展览”、“陈象:蜕变——瓦莱丽·蓓琳摄影展”,“中国当代摄影40 年(1976-2017)”(2017)等。

  1976 年出生于西班牙格乔, 生活和工作在西班牙马德里。自由出版人索尼娅·佩尔热拥有德乌斯托大学编辑和出版硕士学位,同时拥有萨拉曼卡大学的翻译与口译学位。自2000 年左右,她开始为多家出版商和杂志工作,并在马德里空纸学校学习摄影课程。贝尔热在从事自由出版的同时运营者一家以摄影书籍为主的出版社和书店——Dalpine。她也是La Troupe 团体的成员,该出版专业团体主要关注各类艺术项目。dalpine.com

  唐泽慧毕业于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获硕士学位。是美国盖蒂基金会和亚洲文化协会学者奖获得者。自2004 年以来先后在中国美术馆、纽约亚洲协会博物馆等机构工作,2014 年参与创建北京红砖美术馆并任策展部总监。唐泽慧现为2018 首届深圳双年展策展人。

  苏文是一位醉心于中国老照片的法国收藏家与艺术家,定居于北京与巴黎两地。2009 年,他开启了一个全新而又与众不同的旅程:在北京郊区的一家废品收购站搜集将要被集中销毁的废弃底片。打那之后,这一独特的收藏工程便如滚雪球一般越做越大,在旧货市场和网络上搜寻来的零散照片与影集也纷纷被囊括其中。如今他收集来的底片已逾50 万张,摄制年代多二十世纪中后期。这一影像档案库构筑了一座跨文化交流的视觉平台,唤醒了国人对那段旧时光的共同回忆。苏文的老照片收藏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关注:该系列作品曾参展新加坡国际摄影节(2012)与中国最具权威、历史最为悠久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2013),并斩获了连州影展的新摄影年度大奖。该系列获奖作品随即先后展出于澳大利亚4A 亚洲当代艺术中心(2014)、美国芝加哥当代摄影博物馆(2014)、瑞士Vevey’sFestival Images (2014)、比利时布鲁塞尔巴黎-北京美术馆(2014)、中国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5)、美国旧金山SF Camera works(2016)、美国旧金山中国文化中心(2016)、法国旺多姆Promenadesphotographiques(2016)以及瑞士Vevey Festival Images (2016)。参展奔波之余,苏文也没有停下老照片的整理与编纂工作。他至今已出版了五本著作,其中就包括了曾入围2013 年(巴黎摄影光圈基金会)ParisPhoto Aperture Foundation(“ 第一本摄影集”) First PhotobookAward 奖项决赛的限量版影集《北京银矿(Beijing Silvermine)》。而另一本《双喜(Until Death Do Us Part)》也被英国著名摄影师MartinParr 钦定为2015 年《英国摄影杂志》年度最佳影集之一。法国国家图书馆也在近期收录了苏文的全套出版作品。

咨询与参与:

电话咨询:180 3013 7230 / 0592 637 2135,报名表格请点击

地点: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第三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2017年11月25日—2018年1月3日

地点:厦门市集美区城市空间、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跨区域空间等

  集美是镶嵌在厦门经济特区的一颗璀璨明珠,是被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的故乡,这里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厦门市重要的产业区、文教区、新城区,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村闻名遐迩,“一精神三文化”(嘉庚精神、华侨文化、闽南文化、学村文化)的文化特质独具魅力。当前,集美区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深入实施人文集美发展战略,打造“产城学人”深度融合的区域创新中心。灵玲国际马戏城、嘉庚剧院、诚毅科技探索中心、厦门老院子景区等一批高端文化产业项目串珠成线,城市文化演艺中心规模初显,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厦门(集美)草莓音乐节、集美新城荧光夜跑等高规格品牌活动连番上演、精彩纷呈,集美的人文魅力日益彰显。本活动得到厦门市集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责任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以打造中国最具专业品质的国际摄影节和向公众推广介绍摄影文化为己任。

最新评论(0)

有什么想法跟大家交流下吧~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

分享至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