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背后的故事:金字塔与尼罗河畔的家园

学院 王瑶读者稿2016-11-03

《家园•埃及》拍摄随笔

  早在上小学时,就知道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金字塔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尼罗河是世界第二条大河。这些数字足以让一个小学生惊叹不已,不知所措,觉得那是一个神奇的家园。

  然而,更大的惊叹和不知所措,是我亲身来到埃及之后。我得知,胡夫金字塔建造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它是由230 万块巨石堆砌而成,最小的1 吨重,最大的16 吨重,人们用原始的生产力将这些巨石垒到一百多米高。要知道,那是距今近五千年之遥的茹毛饮血时代,可古埃及人居然就建造了这么一些现代人都难以复制的塔。

  这是怎样的“天方夜谭”!无论你站在拥有30万件文物瑰宝的埃及博物馆内,还是站在胡夫金字塔前,你只能无语,只能惊叹,只能震撼,甚至会去联想宇宙外星人的奇异能量,还有冥冥之中神秘之力。

  巍然的金字塔不远处,宽阔的尼罗河在静静地流淌。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埃及人把尼罗河看作自己的母亲河。远在古埃及,人们就写下这样的颂诗: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

  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

  人们就停止呼吸。

  金字塔、尼罗河是埃及人家园的象征。

  我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拍摄金字塔、卡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等古迹。

  我尽可能拍出我的内心感受,突出它们的宏伟、威严,还有神秘。我镜头中的人物,在那里往往显得十分渺小,显现出某种茫然、失措、无助,反映个人在历史和命运中的微弱。影像中的人物,有的仿佛在遗址前做历史的叩问,有的似乎在废墟前做命运的探讨。历史和现实迥然不同中,又有着某种相似。

  在那座鹰神遗址前,一个人迎风而立,形态宛如身后的神鹰;当金字塔前投放视频之际,一个以金字塔为背景的“斯芬克斯”狮身人面像和现代人为一体的场景出现了:骄阳似火,赤身露体的民工和奴隶凿石砌塔,法老胡夫前呼后拥,巡视工地。古乐曲中,“斯芬克斯”开口了,用英语、法语、德语和阿拉伯语,讲述着古埃及灿烂的文化,讲述着金字塔显赫的身世。霎时,游人坠入历史的长河。历史消逝了,可又在现实中流动。虚实相交,古今相融的穿越,让人们浮想联翩。于是,我用影像定格了穿越。

  之后,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浮现着这种穿越。在地下通道,我拍下了一个妇女,她在整理头巾,看上去她好像已经进入时光隧道,准备穿越到古代,或者是未来。

  金字塔前,我还用结构分割的手法,在狭长的空间中呈现骆驼和人物的行走,如同一个电影胶片,展示着流动和变化。

  家园,这是何等温馨、何等诱人、何等令人神往的词语!那么,什么是家园?埃及导游回答说: 家园——是金字塔和尼罗河,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是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是的,他说的没错,可是,难道这就是家园的全部?

  对穆斯林来说,信仰和宗教生活不可或缺。作为一个女性记者,拍这方面的题材相对困难一些。尽管如此,我还是拍下有关场景。在庄严肃穆的大清真寺里,人们虔诚地顶礼膜拜,有人在专心念诵可兰经,也有许多人听讲经,其中还有小孩。

  我有这样的一个影像:很多人在礼拜,其中有两个人站立鞠躬,几近90°。一位是身着白袍的老人,一位是六七岁的小孩。小孩的帽沿向后,可他是那么恭敬和投入。

  这让我十分感动。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评论(4)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评论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

4

分享至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