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那只孤零零的闪光灯了吗?
就在窗外人行道上的灯架上。这就是全部拍摄布置。
我爱磨砂玻璃。当我看到这样一间安装了磨砂玻璃的房间,比如这间更衣室,我的工作就搞定了。磨砂玻璃太管用了,我太感激它了,我有时甚至会因此激动得发抖。我太爱它了,以至于偶尔,我会走过去触摸它。
这个系列的全部照片都是用灯架上那只孤单的小灯完成的。我所做的只不过是调整一下角度,挪到这儿再挪到那儿,另外每过一阵子就换一片凝胶滤光片。更衣室的窗户就是我的控光附件,它是镶嵌在大楼中的柔光灯箱。我敢肯定建筑师在设计大楼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过摄影师的需要,但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帮了大忙。
闪光灯距离窗户大约3~4 .5 米,这让光线可以有充足的距离像日光那样扩散开来。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光源的位置越远效果就越好。但对于小型的、使用电池驱动的闪光灯来说,这是我能够保证房间内仍有足够闪光功率的最大放置距离。
触发方式采用光信号TTL 引闪。在现场布置图中可以看到是如何实现引闪的。通过将3 根SC-29 引闪线缆串联在一起,就可以在保证仍能实现TTL 信号传输的前提下,拖着一根长辫子在屋里到处走了。我把作为指令器的闪光灯用Justin夹座固定在长凳上,并将闪光灯头变焦至200mm(为了集中传输功率并保证TTL 预闪信号足以穿透玻璃窗)。这样我就可以做到人在屋内,而可以随时对人行道上的闪光灯进行完全控制。
当像这样进行布光照明时,所做的实际上就是用不同质感与数量的光照亮房间。部分区域会比其他地方照得更亮一些,部分更衣柜将会显出光泽,而其他部分则会自然地落在阴影之内。我的建议是,一旦构建了一套这样的布光系统,可以先四处拍摄一些没有人的照片。只需拍几张照片,这样就好像天气预报一样,将会获得关于房间内曝光区域的参考信息。这可能还会包含一些惊喜,引导摄影师尝试一些可能从未考虑过的拍摄手法。这样的布光就像自助餐,可以到处转一转,看一看,随意挑选。
还可以尝试拍几张不用闪光灯的照片,看看现场光线究竟是怎样的,这样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清楚闪光灯需要比现场光线高出多大功率。我拍的第一张照片使用光圈优先模式,得到了一张室内“正常”曝光的照片,参数为快门速度1/100s,光圈值f/40,ISO 200;使用广角镜头,变焦至14mm拍摄。有了这些信息,我立刻干了两件事:关闭荧光灯,并将光圈优先切换到手动曝光模式。
我寻求的是对各种元素的掌控,因此并没有跟相机曝光补偿与闪光灯的闪光补偿玩捉迷藏,我选择消除一个不确定因素,将相机直接设为手动曝光模式。房间的曝光需要进一步压暗,这样可以创造更有戏剧性的闪光效果。(关闭头顶的荧光灯后,整个房间立刻变得暗了一些。没有了头顶上光芒四射的荧光灯,我立刻获得了更多的控制权,房间内的效果与感觉现在由我说了算。)
“不要满足于一个视角和一张漂亮的照片。拍几张,挪个地方,再拍几张,再挪个地方。”
最新评论(26)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