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富士山下美酒飘香 酒不醉人人自醉

行摄 长腿叔叔读者稿2015-11-20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高峰,这座横跨静冈县和山梨县的休眠火山,是日本自然美景的最重要象征。每年夏天,从日本甚至世界各地赶来的朝圣者会不畏艰辛登顶一睹它的风采。这次日本之旅去了静冈县、山梨县、神奈川县,绕着富士山转了个圈,平平淡淡的旅程,亲切自然的景致,保存完整的木屋神社,代代相传的古老技艺,对于自然和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的确值得我们学习。

  静冈县富士宫市的富士山本宫浅间大神社,是日本国内到1300多所浅间神社的总本宫,担负着人们很多精神寄托。相传很多年前火山爆发让周边居民背井离乡,浅间神社修建后,富士山便再没有喷发,周边的居民们也过上了安稳的生活。由此,百姓们深信是本宫神社安定了富士山的怒气,成为“富士信仰”的中心地,盛传至今,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富士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访浅间大社时天公不作美,正赶上瓢泼大雨,甚至天气预报发出了洪水警报,美女在大殿屋檐下跟身穿传统服装的工作人员聊天,湮没在写着汉字的白色酒缸中,与红色的背景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穿越画面。很好奇为什么神社中会存放这么多酒,神奇的网络告诉我:在日本,酒最初主要用于祭神,神社是酿酒中心。全日本洒厂的业主、掌柜和酒师年年要来朝山进香,祈求洒神保佑。所以我们才会看到神社中堆满了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酒缸,无意中成为了最亮眼的道具。

  巧的很,神社中看到的高砂酒,就是在附近富士宫市的一家酒厂生产的,说是酒厂在我看来就是个酿酒作坊,但却生产出口味不凡的名酒。日本的传统酒厂大多规模很小,一般一年只开工两三个月。他们的造酒技术源于中国,日本的风土将其精炼,并发展成现在的清酒。采用秋季收获的大米,在冬季经发酵后酿成的。由于不到季节,我们得以进入到空空如也却仍残留着浓浓酒香的酒厂车间,从流程图上看远比中国的酿酒简单,其实就是个蒸馏发酵的过程,但经过不断总结经验、选择高质量的原料,加上保留传统工艺,这种古老的技艺越发精湛。

  说实话我对普通的清酒一直不太感兴趣,总觉得口感有些干涩。但对同门而生的梅酒却情有独钟,虽然梅子也是在清酒中泡制,却让酒变得酸酸甜甜,轻轻爽爽,尤其冷冻后那种凛冽的口感,有一种冷冷的舒服。每次在机场都忍不住买上一两瓶带回家。在高砂酒厂品尝了几种特别的梅酒,其中以绿茶梅酒口味最佳,混合了绿茶的清苦,但依然味道纯正,不浓,也不寡味,微微酸,微微甜,一丝淡淡的苦,很适合女孩,不过不要以为酸酸甜甜就放松警惕,后劲也是很大的。一瓶1000多日元的出厂价,老板说在香港要7000千,立刻拿下几瓶,背了一路,后来在其他商店中再也没找到同类,顿时觉得很值。

  还有一种酸奶清酒,味道如同乳酸菌混合了酒精,口感很是独特,可惜保质期只有一天,只能忍痛割爱,准备回家后自己调制试试。

  晚餐在富士宫市一家很小的居酒屋,只有三张桌子,酒的品种却比客人还多,虽然高砂酒厂的师傅说很多清酒其实味道差不多只是生产时间不同而已,但还是有点选择恐惧症了。一般吃正规的日式料理时,酒一定要选择清酒,据说这样才能原汁原味,不破坏料理清淡的味道。

  还好居酒屋不是特正式的用餐场所,说白了这就是日本上班族平时的小吃店,怎么放松怎么来,清爽的大杯朝日啤酒招呼,这一杯300多日元真不算贵,但拍这张片子还是因为肤如凝脂的年轻女招待。日本各种店里的年轻服务员都很有礼貌,服务周到,可惜不知为什么英语都不灵,尤其是小地方,交流起来还是有些不便,看来日本人也是很不喜欢学外语的。

  山梨县位于富士山脚下群山环绕的盆地內,太平洋潮湿的水气被阻隔在富士山另一头的海岸,成为多雨的日本群岛中最干燥与阳光充足的地带,也是最适合葡萄种植的地方。

  附近葡萄园很多,类似于国内农家乐的采摘活动盛行。巨峰葡萄是这里的特产,这个品种在国内曾经很流行,山梨的巨峰甜得都有点过分,汁水滴在手上黏糊糊,每串葡萄都打了把“伞”防止被雨水淋坏,吃的时候根本不用洗,没有任何农药和化肥,做到这一点真的很不容易。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评论(6)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评论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

6

分享至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