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策展团队人物介绍

影像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专稿2015-11-17

  总监:段煜婷


总监:段煜婷

  作为中国当代摄影的重要策展人,段煜婷女士长期致力于中国当代摄影的策展、传播,长期担任被誉为摄影界诺贝尔奖的哈苏摄影奖中国区提名人、欧洲备受瞩目的英国 Prix Pictet 摄影奖提名人;以及多个国际重要摄影奖项评委及摄影双年展的策展人。著有系统介绍中国当代摄影的专著《中国当代摄影十年》。
  2001年被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PP)选为中国大师班成员进行为期3年的学习;
  2005年发起、策划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项目;2005年底被评为“2005中国摄影十大焦点人物”;
  2006年5月“中国摄影五十年”大型回顾展特约策展人;
  2006年11月德国柏林摄影节评委;
  2007年1月法国巴黎摄影双年展中国部分策展人;2007年英国伯明翰摄影节大师评审会评委;2007年德国柏林摄影节大师评审会评委;
  2008年4月首届希腊摄影双年展评委;2008年5月柏林摄影节评委;2008年6月北京摄影季论坛发言人;
  2009年5月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2009、2010年南方短片节评委;
  2010年6月瑞士日内瓦摄影节评委;2010年7月法国才华摄影基金奖评委;
  2012年莫斯科摄影双年展策展人;2012大邱摄影双年展专家;2012丹麦摄影三年展专家;
  2014欧洲新摄影论坛专家;2014美国休斯顿摄影双年展专家;2014年阿根廷摄影双年展专家;
  2015年台北Young Art Taipei艺术博览会专家见面会专家评委;
  2016美国休斯顿摄影双年展专家。

  总策展人:克里斯多夫·菲利浦斯


总策展人:克里斯多夫·菲利浦斯

  克里斯多夫·菲利浦斯从2000年起担任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策展人,他策划了大量历史与当代摄影展览,包括《图片新闻的崛起》(2012)《卡欧·里兹乌斯》(2012);以及探索亚洲摄影的展览,包括《早期照片中的中国与中国人》(2004),《金雅塔:气运生动》(2006),《上海万花筒》(2008),《重光:最近的日本摄影和录像》(2008),《H20:自然视域中的艺术》(2010),《王庆松:世界毁灭之时》(2011),以及美国第一个大型中国当代摄影展览《过去和未来之间:中国新摄影与录像》(2004)。他出版的著作有《战争中的斯泰肯》(1982);《新视野》(与玛丽亚·莫里斯·汉伯格合著,1989);《现代摄影:来自欧洲的文献与论文集》(1989);与《上海万花筒》(2008)。菲利浦斯先生同时在ICP/巴德艺术硕士项目,哥伦比亚大学巴纳德学院与纽约大学教授摄影历史与理论批评。

  策展人:

  马丁·帕尔


马丁·帕尔

  马丁·帕尔活跃于摄影界,通过作品对现代生活进行着批判。他是一位摄影师、策展人,也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摄影书籍收藏家,曾与盖瑞·巴杰合著《摄影书的历史》的第一、二、三卷,也为其他摄影书相关项目撰稿、策划及顾问,其中包括《拉美相簿》。他曾出版过超过二十五本个人摄影作品集,其摄影作品被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收藏,其中包括洛杉矶盖蒂中心、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东京都庭园艺术博物馆,以及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帕尔现任玛格南国际图片社主席。

  弗朗索·萨瓦尔


弗朗索·萨瓦尔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经常强调这样一个事实:我是在斯大林去世后的一年出生的,我出生的前几个月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法国刚刚战败,所以这就暗示了我的双重身份:我是一个反斯大林主义者,也是一个反殖民主义者。
我在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的学习研究以及在七十年代的政治运动经历都还不足以让我胜任博物馆馆长的职位。但随后事情发生了变化,根据左派人士(如今他们都已当权)的意愿,我整合了博物馆的馆长体制。从各方面考虑,使我的职业实践得以成形的事物多是我在大学校园内外学到的东西。马塞尔·莫斯向我展示了艺术市场的运作方式,P·布迪厄尔让我对业余摄影有了新的看法;鲍德里亚教给我符号的政治含义,而布尔加克夫自然在卡尔·马克思之后找到了定位。
如今,我认为第一个业余摄影师堪称为无政府主义者,因为他们有点接近《寄生虫》(帕索里尼导演的一部影片)里的特征。当我沉浸在贾克梅里的摄影作品中,我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大平原上的印第安人……那一刻仿佛能飞起来。然而说到底,我不过只是一个不称职的人类学家,遗失在博物馆漫长的长廊里。

  彼得·普夫伦德


彼得·普夫伦德

  生于1959年,在苏黎世,柏林和蒙彼利埃学习文学并于1988年得到博士学位。其后至1998年间,他作为自由撰稿人,作家,策展人以及施维茨国家博物馆的瑞士历史论坛(1995-1998)总监,策划了多个关于摄影史,特别是瑞士摄影史的出版物以及展览。1998年后至今,他作为总监与策展人任职于温特图尔瑞士摄影基金会,并在瑞士苏黎世和卢塞恩的多间大学担任讲师。

  毛卫东


毛卫东

  1968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现生活、工作于北京。1988-2009年,在国营单位任职。自1995年开始从事艺术文献的翻译工作。2009-2014年任职于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目前专门从事摄影理论和史论书籍的翻译出版工作,并创办独立摄影文论期刊《摄影文论丛刊》。翻译出版的摄影译著有:《如何判断摄影作品的真实性》(香港摄影文库出版有限公司)、《针孔摄影:从传统技法到数码应用》(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摄影展览指南》(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摄影理论 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摄影对话录》(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暨香港摄影文库出版有限公司)等。


  舒可文

  曾任中国科学院管理学院政治系副教授,1995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任文化编辑,到2011年年底发表文章约八十篇。现任《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乔安娜·蕾韩


乔安娜·蕾韩

  编辑,作家与策展人。乔安娜·蕾韩参与了三届ICP三年展的策展工作:陌生人(2003)、生态乌托邦(2006)与另一种秩序(2013),在为光圈基金会工作期间,编辑了特雷弗·帕格林、汉克·威利斯·托马斯、托马斯·鲁夫、苏珊·梅塞拉斯等人的著作。她曾为多本摄影文集撰写论文,文章多次在光圈、摄影、PDN、‘灯箱’博客、Contact Sheet等刊物上干刊登。

  鲁小本 & 泰斯


鲁小本 & 泰斯

  鲁小本&泰斯是一个来自荷兰的双人艺术组合,成员包括荷兰艺术家泰斯·格罗特·瓦辛克(现生活、工作于伦敦)和鲁小本(现生活、工作于北京)。他们的合作涉及书籍项目、展览,以及摄影。他们在荷兰乌得勒支艺术学院读书时相识,并从2005年起开始合作。

  他们至今已经出版了十多本书籍,包括《鲁小本&泰斯仍在搜索》(2006)、《空瓶子》(2007)、《鲁小本》(2010)、《东京东京》(Tokyo Tokyo)(2011年),以及《打击》(2013)——他们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摄影博物馆举办展览的画册。他们曾获阿尔勒摄影节最佳书籍奖(2007年)及中国学院奖(2010年),曾入围Dutch Doc大奖以及FotoKees Scherer Prijs奖,并获Thieme艺术奖提名。在北京,他们的作品由北京艺门画廊代理。

  托马斯·苏文


托马斯·苏文

  苏文在不遗余力地收集着周围的影像。他于2003年定居中国,2006年起作为顾问,为英国Archive of Modern Conflict (现代冲突档案馆) 汇编影像资料,并持续不懈的收藏着中国的影像,类别跨越了当代摄影、早期出版品及民间影像。
收藏的当代摄影部分涵盖了数千幅影像作品,展示了五十多位中国摄影师的创作,尤其如莫毅的另类视角,丘的迷离游走,以及刘一青的莽撞快照。概貌可于AMC在2010年出版的画册 Happy Tonite (欢乐今宵)中窥见一斑. 出版品部分,收录的视野开阔独到,涉猎了自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各类相册和图片集,类别从建国十周年的巨型画册跨越到传统中药材图录、以及八十年代末的霹雳舞姿势图解。 另外,苏文抢救回成千上万张濒临销毁的民间彩色底片。这些底片记录了中国在已过去的银盐大众化时代里,普通人生活的点滴,极大丰富了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影像线索。

  米歇尔·菲利博


米歇尔·菲利博

  米歇尔·菲利博作为特约记者为西格玛图片社工作了十年,并曾担任伽玛图片社的图片编辑,曾为Globe Hebdo、L'événement du jeudi、VOD以及《世界报》等多家媒体工作。目前是一位独立的策展顾问。

最新评论(0)

有什么想法跟大家交流下吧~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

分享至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