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最理想的工作 摄影师带你探寻风光意境美

学院 绍剑读者稿2015-10-14

  我和相机有缘分。第一次从取景器中看出去,就感觉这个方框中的景物比肉眼直接看到的更“纯粹”。在没有什么技术基础时,我就开始用它来表达心情和感受了。尽管回头看来,那时拍的照片大多是一厢情愿的自我陶醉,但我还是幸运的,可以找到这样的一种方式表达自己,直至今天。

  回到正题。我是如何开始摄影,并一发不可收拾地走到今天,成为了一个至少算是严肃的摄影师呢?简而言之,摄影是我人生中一件我喜欢并能做得很好的事情。我从小就有学习的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记忆过于痛苦就不列举了。伴随着摄影出现在生活中,我开始对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从学习摄影到学习很多其他知识,并享受于其中,突然发现,这多少算是一个励志的故事。直到有一日,有人希望在他家悬挂我的作品,这个“事件”的发生对我的摄影生涯有着标志性意义。还有一件事情对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那就是垂钓。但看着身边无数戴着深度眼镜、头悬梁锥刺骨的莘莘学子,又无法挣脱“玩物丧志”的祖训,摄影终究夺回了它在我心中应有的位置。毕竟,这可是艺术,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技术含量怎么都比渔猎活动高一些吧。但话说回来,这两件事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你需要了解自然,并全身心地投入于其中。说白点儿,其实就是喜欢在外边疯玩!好吧,如果有一天我成为了摄影界的大腕儿,到时再给自己编一个更加励志的成名故事吧。


 

  成为摄影师不是我人生选择的“误会”。对摄影的热爱如同烈火,不论现实把它扑灭多少次,它都会在心中重新燃烧起来。我苦心梦想着、精心准备着,最后勇敢地实施了。2000年成为我的人生和事业的分水岭,在此之后,摄影开始占据了我所有的思维,摄影师这个职业正式成为了我的毕生目标。我反复告诉自己,要去做一件自己最热爱且可以胜任的事情。尽管家中一直以来就没出过和艺术有关的人物,但我还是没日没夜地坚持着这个梦想。最终,在2006年放弃了我赖以谋生的专业,也就是大家常说的IT工作。对了,我是不是还没有正式介绍过自己?我的专业是电脑科学,是一个如假包换的理工男,学习加上工作一起,在高科技领域浸淫了十个春秋。这个专业为我的人生和影像事业带来的最大收获就是对事物的逻辑思维有了量化的依据和标准,同时工程师应有的严谨态度也在我的日后工作和作品中可见一斑。还有老话中说的“技不压身”,是真的……

  为什么是风光摄影而不是人像或其他纪实领域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做工程师留下的后遗症—喜欢在独自﹑安静的状况下思考问题。另外,也许是脑子反应比较慢的缘故。我不是一个在谈话过程中可以随时捕捉信息的人。如果拍人像,大多数时候人家的表情都完成了,我才想起该按快门了!以此类推,新闻﹑纪实摄影需要的敏锐与机智,我肯定不具备,会耽误事儿,给领导和单位添堵的。所以,我给自己定位于,要么只说,要么只拍,不能两件事儿一起干。因此,风光摄影适合我。我喜欢在原野中撒欢儿,喜欢山水草木,也学会了和它们交流。我愿意每次拍摄有足够的时间可着劲儿地和天地慢慢聊,慢慢找感觉,最重要的是,它们怎么着都没意见,从不会反驳我的种种自作多情。


 

  必须说,摄影和其他艺术门类相同的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和实践。我的第一台相机没有生产出多少美好的影像。看到冲洗出来的照片,怎么都无法理解从取景器中看到的美好色彩是如何被相机祸害的。每种颜色、每个影调都是那么的独特,如何去把握它们?这个问题也许是所有摄影入门者都面对过的。看着相机好比看着一个与我说着不同语言的陌生人。当然偶尔也会产生共鸣,拍摄出一两张超出想象的色彩丰富的图片,这也曾让自己欣喜若狂。我欣然接受了这些偶然的礼物,并把它们看作一种成功,同时自我安慰道,科学家同样在千百次失败后才会偶尔成功。但问题是,我没有办法重复创造出自己认为成功的作品。这时,我才真正意识到了原因,是自己没有完全了解手中的相机。我没有真正明白如何使用相机的观看方式去看待光线和色彩,如同复制一道精美菜肴却没看明白菜谱。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评论(15)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评论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

15

分享至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