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摄影热带来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摄影爱好者抱着相机行走在旅行路上,并不是在思考与感受旅行的见闻带来的各种际遇之美。他们貌似并不对一些人,一些事感兴趣,而是眼睛高度紧张的四处寻找可以拍摄的人或者物体,手里的相机倒像一个锤子,努力寻找着可以“钉”的钉子。
我们姑且开玩笑的把这个心态叫“锤子心态”,在摄影之初,大概我也经历过。经常抱着相机去扫街,去旅行,其实不是去感受去发现,而是去为了拍照而拍照。拍到一点奇奇怪怪说不清楚但视觉上看着有意思的回来晒一下,就是最大的成就。后来我发现这些毫无意义,自己拍过的,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同质化、类似题材的东西,顿时成就感全无。
后来,我看到一个美国国家地理的介绍,说是两个摄影师承接国家地理一个非洲拍摄任务,提前半年住到这个村子,和当地人接触、了解、交流,最后从半年来几千张照片中选出了十几张最能说明和代表他们生活文化状态的照片登了出来。
原来,拍什么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拍到了一种题材,并感知到了这个题材,这个群体,这些人和事背后的东西。相机不该是个锤子,一锤下去了事。 照片的意义更像个记事本的索引目录,通过这个目录,多年之后,你能想起这个照片背后更多的人和事。
从那以后,我努力让自己少按快门,以前每次出去长途旅行十来天,至少几千张照片,现在大概也就三百张左右就不错了,有时一天也就按了二三十张。我越发觉得旅行也好,扫街也罢,意义并不是拍照,而是自己感受这个陌生世界之美。
最新评论(65)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