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的证明:林路谈爱泼斯坦的异国情调

影像 林路读者稿2015-06-30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摄影家之一,米奇·爱泼斯坦(Mitch Epstein,1952— )在他的画册《作品》中展示了最近33年的照片。在五篇短文中,爱泼斯坦讨论了他迄今为止五种拍摄主题的起源。这五种主题是:“共同的实践/娱乐”(1973—89);“越南”(1992—95);“都市”(1995—98);“家庭交易”(2000—03);以及最近正在进行的“美国权力”。其中的许多画面在以往都没有展示过。

摄影家回忆说:“我已经记不得使用我的第一台照相机拍摄时的情景了,那是一台我八岁时得到的礼物。但是我还清楚地记得12岁时外出使用雅西卡旁轴取景相机给朋友们拍照的情景,面对的是美国西部的景观。我的拍摄直到是在国家公园的礼品店买到的预先包装好的幻灯片。”也许从这一刻起,爱泼斯坦的镜头中就充满了异国情调,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在世界各地的体验以及深入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让我对自己的国家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我在今天所拍摄的照片,实际上也是从我20岁开始的一种生活体验的回应。”

然而评论家艾略特·温伯格则是这样评述爱泼斯坦的“异国情调”——

1904年10月,在一艘离开爪哇海岸的船上,一个年轻的法国医生维克多·塞加仑为自己写下了一段笔记:“写一本异国情调的书。”14年以后,他依旧在为这本书写笔记,而在1908年他曾经预言这本书会在1918年出版,售价3.50法郎。

对于这样一本书所需要讨论的,包括性、时间、空间、个人主义、自然、人种、油画、印度教、伦理道德、旅游、外星人、法国文学以及未来,而一些东西则是需要避免的:“不可能和这样的一些东西相关,比如热带和椰子树,殖民地或黑人文化,也不包括骆驼,船运,巨大的海浪,香味,香料,或者引人入胜的孤岛……也不和任何荒谬的事情相关,异国情调一般只是和内心相关。”真正的异国情调,他用斜体字标出:“差异的证明”。这是一种“不同的场景”:所有的一切是“外国的、陌生的、不可预料的、令人惊讶的、神秘的、色情的、神奇的、英雄史诗的、甚至是神性的,一切都是‘另一个’。”

异国情调“不是对某些东西的适应;这不是对我们自身外部的事情的完美理解,尽管一个人可以完全拥抱一切”。“但是这是一种永远无法理解的敏锐和瞬间的感受。”异国情调不是“旅游者的观光视觉,也不是平庸的旁观者,而是一种强有力的好奇心的反应,是被强大的个性特征所震惊的感觉,是对一种远离我们自身并且保持一定距离主题的个性化的感知和品味”。出于对尼采的迷恋,他写道,只有一个艺术家才会有这样的感觉去理解和品味异国情调的“差异性美学”。然后他杜撰了一个新词“the Exote”来形容这一种新类型的艺术家。

异国情调实际上是无知的一种类型。很显然,了解和熟悉就不是异国情调。异国情调可以带来莫名的震撼。摄影实际上相对绘画和诗歌来说,具有更为真实的文本记录意味,后者从某种意义上模糊了异国情调和梦想的边界。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评论(1)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评论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

1

分享至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