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同天气的用光分析,我们懂得了光线的软硬;对水平角度和垂直高度的太阳分析,我们收获了光位的概念;光比及影调的诠释,总结了用光对画面的造型;而上章节中的户外补光,你抽象出了什么概念?
我想起码明白了在行为上,打光是什么样的。摄影很大程度上属于艺术学科,和很多艺术学科一样,其中不乏理性抽象的概念定义。摄影的初中期学习完全可以是证明化、逻辑化的。我认为这是优势,逻辑化、证明化的学习起码比国学容易多了。
相关阅读:光线就是创造力 巧用户外的选光与补光
户外用光时,我们讨论过多云天气是非常好的人像摄影时机。在一定角度光位选择下,太阳光与天光(云层散射光)构成的光比不至太大,也不会像阴天那样没有。如此既能获得相当的画面细节,还能保留足够的立体层次。对于摄影师的效率而言,还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补光的人力物力。我曾说过,选择户外光线也是打光。上述的事例中,天光、环境反射光形同晴朗天气时的反光板。相同作用不同来源的光线,有个抽象性的概念——辅光。
在造型打光中,光线又按地位抽象型的分为——主光、辅光、背景光、轮廓光、修饰光。
主光,即照明中起主要作用的光源。用于显示拍摄对象的基本形态,表现画面的立体空间和物体的表面结构,它的主要功能是表现光源的方向和性质,产生明显的阴影和反差,塑造人物和景物的形象,有些文献中将其称之为塑型光。一般来说,它需要形成一定的明暗反差以突出立体感和质感,通过硬光使被摄主体表面产生光斑和闪光。但不绝对,软光也能作为主光使用,它能产生丰富的中间影调,但对戏剧化造型有所缺失。
大部分情况下,主光是整体照明方案中最亮的光源,但不可绝对。如在逆光时拍摄,非塑造剪影画面,需要从正面给以补光,这时候的补光才是对被摄主体起主要塑形作用,补光可以通过不同角度去实现镜头迎面的影调分布。该类情况下,最亮的光线起到轮廓光作用,而补光的地位才是主光。
主光可采集于自然(太阳、环境反光),也可以是人工创造,这不是讨论重点。问题在于,如何选择主光的软硬、水平角度和垂直高度。人们最常面对的、最熟悉的照明效果是户外阳光,在审美经验上喜好的是太阳于侧上方,并具有明显方向性(该点在分析午间顶光时已做详细讨论)。电视摄影的审美艺术性一般要求不是太高,摄影师通常将主光设置在被摄对象的上侧前方,即摄像机光轴向上30°~45°的位置上,达到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画面。
最新评论(4)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