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就能拍好片 你绝不能错过的构图知识

学院 网络综合转载2013-01-25

怎样从相机的角度去观察?

尽管相机的结构和人眼相似,但是人类的感知明显不同于相机的机械感知。人类有两只眼睛,看见的是三维立体空间,而相机通常只有一个镜头,拍出来的是二维平面照片。在我们将观察到的景物从我们的眼睛转换到相机镜头的过程中,空间维度丢失了。


1/90 s f16 28 mm ISO 100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观看的时候,人类的眼睛对周围世界的“扫描”是持续性的,瞳孔会随着光线的强弱而缩小或扩大。但是由于大脑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运算,所以我们才会觉得世界是静止、没有晃动的。此外,我们的情感经验也会像过滤器一样,将那些看上去不重要的景物从我们的视野中滤除。其实我们在观看每个场景的时候,更多的是在关注其中的某个细节,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罢了。

大量对细节的观察累加起来,就形成了我们整体感知的体验。这种感知不是纯视觉性的,而是包括了听觉、触觉、嗅觉以及味觉。但是拍摄照片的时候,相机的透镜是静止不动的,拍摄出来的二维照片只会呈现几分之一秒内的视觉信息。显然,我们感知到的所有信息并不能够以1∶1的形式在照片中完全表达出来。尽管如此,却仍然存在着这样的照片,它们传递的信息胜过数千万华丽的辞藻。这种照片之所以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是因为摄影者用适合主题的拍摄方式弥补了相机上述的那些成像弱点。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技术就是:凡是多余的都去掉。

再靠近一点儿

有的照片既无趣又空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多是因为照片里的景物太多了!倘若拍摄的时候只专注于一个明确的首要主题,照片的成像效果瞬间就会好很多。

那种索然寡味的照片,其主要问题是它在一个景框内提供的信息过多。例如,在某个美得令人窒息的场景中,你同时看见了许多景物,于是你想把这些细节组合并用照片记录下来。由于每个细节都以某种方式存在于这个场景当中,所以你选择了全景模式,以便拍摄下尽可能多的景物。可惜从摄影的角度来说,你这样做反而会造成反面效果。拍出来的照片将会显得毫无头绪、乱七八糟,看照片的人会不知道先看哪里才好。因为如果在照片中没有可明确识别的首要主题。


错误构图 1/640 s f5 35 mm ISO 80 −2/3

角度不好,细节太多:公共汽车和勃兰登堡门都没有显出其应有的效果,周围的建筑看上去也不怎么样,照片右下角的人和汽车则对照片造成了干扰。这幅照片的信息量超负荷,而且构图也不合理。


正确构图 1/640 s f5 35 mm ISO 80 −2/3

这幅照片并不完美,但主题却清楚了很多:采用竖幅的格式将与左图相同的主题呈现了出来,照片中只剩下了公共汽车和建筑。与左图相比,拍摄者与拍摄主题之间的距离更近,这样圆柱看起来就不再倾斜了。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评论(12)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评论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

12

分享至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