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树勇:学生的创作应该更多关照自己内心

影像 王江原创2012-07-30

  刘树勇谈中国影像教育(接上回)。在本次对话中刘树勇教授就当下学生创作思路上存在的问题以及一名合格毕业生应有的知识构成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刘树勇教授在接受蜂鸟网的采访

  蜂鸟网:从各个学校毕业展学生的作品里你看出有什么问题呢?

  刘树勇:问题当然存在。比如说,学生们的作品在关注内容、视觉形态、技术手法等等方面过度雷同。尽管前面我说到每个大学的摄影教学慢慢在找到自己的专业定位,但是每个大学的独特性,特别是每个学生自己最为独特的影像表达还没有非常清晰地显现出来。比较一下电影学院学生的作品,包括中央美院、中国美院,感觉他们的相似性还是太多。现在的年轻孩子们迷恋于PS技术,迷恋超现实趣味,花哨伎俩使用得比较多,对自己生活的自省、体察、切入表达还是太少、太浮浅。很多的学生作品还是过度样式化,不去考虑自己的作品跟自己是个什么关系。你的独特性在什么地方?你的内心想什么?日常生活当中你感受到的困境或者是幸福是什么?你能不能把真正你自己的生活通过你的影像表达出来?在这个方面做得还是不足。

  蜂鸟网:我觉得摄影像绘画一样,初期可以走临摹的路子,但是这个东西应该是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就解决的,应该马上跨过这一步,不应该都体现在毕业展里。

  刘树勇:也不能期望所有学摄影专业的学生一到毕业就一定能拿出非常成熟的作品来。理想的状态是,一个学习摄影专业的学生,四年期间除了完成必要的技术训练掌握各种影像采集和制作的方法、技巧之外,在一所大学里接受良好的人文氛围的熏陶,广泛涉猎各种你感兴趣的学科知识,增长视觉修养,通过大量社会实践感觉现实社会的动变,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力和判断力,在影像创作上已经具有自己一套面目,这就非常不错了。当然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展开全部内容

最新评论(1)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评论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

1

分享至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