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应该可以在小底上实现过去大底的效果(这时候新工艺可以让大底有更好的表现)。原理上应该只有“临界光圈衍射”是小底无法绕开的技术壁垒;个人见解,同时代的设备,全幅和残幅的差价换成镜头投入可以弥补感光元器件带来的差异,全幅的优势更多的来自于镜头群的选择
个人认为大小底的成像来自于镜头工艺技术实现难度差异,2MM直径的镜头制造成本低但要满足1/3英寸1kw像素分辨率比较困难(轻微瑕疵对整个镜头影响巨大),大底的像素间距大,所需分辨率低,大口径镜片材料成本高,技术工艺要求低,轻微瑕疵对整体图像影响小。
一般来说,半画幅的相机一斤左右的重量,而全画幅至少要2斤的重量,相机是要带出门在路上跑的,不是架在家里玩的,在画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用户自会选择。。比如一般的新闻摄影,拍出2000万像素照片,真正使用还是要压到100万像素,拖那么大的相机,不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