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我们更要关注自己 2017集美·阿尔勒后记

影像 谭佩里原创2017-11-27

  又是一次来到厦门,细雨中11月的厦门意外地令人寒战。这也是我第二次来到集美·阿尔勒,第二次体验这一可以说国内最具有“引领气质”的摄影季。本年也是集美·阿尔勒从2015年举办以来的第三届,展览单元依然丰富。简单来说,任何一次盛大摄影展览的开幕,都凝聚了无数的心血。而集美·阿尔勒更是一次值得用心感受的视觉体验。


2017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开幕周活动

·集美·阿尔勒发现奖:更要关注自己

  和前两年一样,今年的集美·阿尔勒依然拥有最令人期待的“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单元。本单元采用策展人推荐制,由五位国内外领衔的策展人分别推荐2位摄影师共10组作品登上集美·阿尔勒的舞台。他们的创作风格迥异,从视频影像到装置,从纯粹的街头摄影到故事的虚构,这些作品中所包含的信息是巨大的,更是令人啧啧称赞的!


2017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展区

郭盈光、姜宇欣 | 提名人:何伊宁

邵文欢、于默 | 提名人:刘畑

邓云、梦凡和伙伴 | 提名人:聂小依

冯立、孙彦初 | 提名人:苏文

于霏霏、萧伟恒 | 提名人:唐泽慧


获得2017年度集美·阿尔勒发现奖的摄影师冯立在展览现场导览

  11月25日开幕的当晚,摄影师冯立(提名人:苏文)从十位提名艺术家中脱颖而出,凭借作品《白夜》夺得“2017集美·阿尔勒发现奖”大奖,获得奖金20万元人民币,并将于明年7月前往法国阿尔勒国际摄影节举办个展。来自香港的摄影师萧伟恒,则获得本届额外增加的“评审团特别赞赏奖”。


冯立《白夜》展览现场


冯立从05年开始拍摄的黑白作品


冯立《白夜》展览现场

  从2005年至今,摄影师冯立便开始游荡于街头,捕捉人群最荒诞的姿态,他镜头里日常的光怪陆离,让人大开眼界,仿佛不曾发生,但又掷地有声。他引用圣经里的一句话:“他们白昼遇见黑暗,午间摸索如在夜间。”这是白夜的世界,也是我们的世界。最初,冯立使用黑白影像开始记录,那时的他执念的认为摄影本应是黑白的,或许更能彰显艺术品的气质。而随着创作的推进,以及时间来带的对观念的变革,他更相信彩色可以更真实的还原我们看到的景象,更具在场感。


来自香港的摄影师萧伟恒作品《捉不到的》

  来自香港的摄影师萧伟恒则带来了两组不同的作品,因而也赢得了嘉宾评委们的额外赞赏。在作品《捉不到的》中,把从栏杆外面所拍摄的香港军营的照片放置到他设计的特殊机械装置中,这些照片被不断的翻动,模拟了“手动动画书”的效果,形成流动的,破碎、模糊的影像,正是艺术家所希望传达的视觉和心理状态。


萧伟恒作品《留在虚空之间》

  《留在虚空之间》采用了狭缝扫瞄摄影的方式,将录像转化成一系列香港街景的摄影作品。我们或许可以说这些长卷是关于香港的《清明上河图》,然而那种古典的明晰性和确定性早已消失不见。从纪实摄影走出的萧伟恒也在寻找最恰当的方式来表现他所感受到社会和心理图景。

·新奖项:集美·阿尔勒Madame Figaro女性摄影师奖


郭盈光获得本年度的集美·阿尔勒女性摄影师奖

  或许越来越多的摄影节和摄影奖都开始关注女性摄影师。这一次,集美·阿尔勒与时尚品牌Madame Figaro一同联合,公布了本年度的中国女性摄影师奖项。但在颁奖前,我们也听到了这样的呼声:“这么大的一个摄影节,一共就六位中国女艺术家,但满场的工作人员都是女孩子,成宿成宿的工作。”(转自获奖女摄影师郭盈光的朋友圈)


郭盈光《顺从的幸福》展览现场局部

  刚刚从伦敦艺术大学·伦敦传媒学院摄影专业硕士毕业的郭盈光,以一组可以说非常“接地气”的作品——《顺从的幸福》一举夺得头筹。这是一组以摄影为主要媒介,结合录像、装置和手工书组成的综合作品。郭盈光从虚实两个方面探讨了以“相亲”为前提的中国式婚姻,以及被安排婚姻夫妻之间的非亲密状态——被安排的婚姻真的幸福吗?


郭盈光《顺从的幸福》展览现中的视频单元,借助偷拍记录下了很多“残酷”的对话

  她用诸多象征着婚姻的元素制作了一本手工书,用影像的方式诠释了真实生活空间中的这种略显讽刺和荒唐的行为;她更是亲自“以身试法”,借助偷拍的方式制作了一段录像,其中她以虚构的身份来到“相亲公园”,并于来此替儿女相亲的父母进行了“残酷”的对话,大部分父母在问完她的年龄后便立马转身走人。


郭盈光《顺从的幸福》手工书


郭盈光《顺从的幸福》手工书

·带上“猎奇感”看展

  “猎奇”一词用来形容集美·阿尔勒的祖品内容再好不过。每一届的摄影展,都在诠释着我们没见过的世界。66位来自伊朗的摄影师组成的展览《伊朗,38年》,让我们知道了伊朗并非只有诗歌和战争。伊朗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国家,尽管有着上千年古老的历史,我们却要从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之年开始计算她的年纪。“伊朗:38岁”展览将展现视觉诗歌中的伊朗文化。


《伊朗,38年》展览现场


《伊朗,38年》展览现场

  当今日的伊朗人寻求表达自我的方式时,他们选择了历史赋予他们的工具。显然,诗歌的现代形式即摄影,或者说图像、摄影报道、纪录片及艺术都可以成为视觉上的诗歌。这一展览中的摄影师、艺术家及导演们呈现了这个身陷革命和战争漩涡中,但又瞬息万变的国家。


奥黛丽·塔图《表面》


奥黛丽·塔图的自拍作品

  年度阿尔勒单元中著名法国演员奥黛丽·塔图(Audrey Tautou)作为摄影师的身份第一次亮相于公众面前,她带来的名为《表面》的展览第一次向公众展出了胶片摄影自画像中。通过化身为作品中的模特,她摆弄着自己的名人身份,不失幽默地以戏剧化形式从头到脚重新对自己进行了想象,也提供了另一种认识这位女演员的视角。


“中国律动”单元

  而“中国律动”的单元,则由策展人鲁小本带来了一组真实书写中国生动面孔的作品。博主BrokenIce在自己的业余时间里,会带上照相机在老北京的街头溜达,他还有一个请求:”请告诉我一件真事儿和一件假的。”此外,来自阿尔勒的最新获奖图书单元,也展现了当今摄影画册以及出版物的最新动向!


阿尔勒2017图书奖展览

·在地行动:空间与影像的交错

  由策展人王琦带来的《可视恰巧是造成忽视的情境》,借助办公室的空间巧妙摆布了一些列关于当今时代中铺天盖地的图像信息问题:我们被置入大量图像信息所覆盖的工作、娱乐、消费网络。这些图像来自你手机1500w像素的摄像头、社交软件,或随处可见的各种产品广告,你阅读、搜索、使用、制造、篡改、评论或忽视它们。


在地行动《可视恰巧是造成忽视的情境》:黄臻伟,《无时境》


迪娜·可尔伯曼,《我在谷歌》


林科,《咔嚓》

  无论愿不愿意承认,我们跟摄影的关系在今天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一方面作为图像的生产者、消费者和传播者,另一方面则不自知地将自身暴露在这种图像生产、消费与传播所形成的可视景观中。“在地行动”还包括在厦门思明电影院和无垠酒店喂空间中的不同展览。


在地行动《可视恰巧是造成忽视的情境》,王海青作品

·后记

  这两天,一些关于民生、关于社会的讨论萦绕于我们耳间,而通过本次展览,我们得以看到摄影艺术家们是如何以影像为基础,以艺术的创作思路来描绘他们自己,塑造出他们身边目之所及的一切。短短两日的开幕活动让我感到遗憾,遗憾不能深入缓慢的浏览每一张照片,或是与更多参展的摄影师单独进行交流,也希望这篇简短的文章可以让你从这一刻开始关注集美·阿尔勒!点击这里获得更多展览信息!

·第三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展览信息:

2017年11月25日—2018年1月3日

地点:集美新城市民广场展览馆、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城市跨区域空间等

主办方: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厦门市天下集美文广传媒有限公司

最新评论(6)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评论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

6

分享至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