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范谈(十四)知识的海洋

影像 John Fan 范朝亮转载2017-11-30

  小时候爱读书,能坐在家里一整天一动不动地将厚厚的一本书读完。读完了一本还有十本等着,这书是越读越厚,觉得一辈子也读不完。许多年许多本书之后终于读成了少年学霸:国家栋梁,天子骄子,唯我其谁?这书自然是越读越薄的,有一天要读遍天下之书。又是许多年许多本书之后,智慧让数月磨去了不少自以为是的棱角,这才发现自己其实还逗留在知识海洋的岸边数着沙子。于是这书又变得越发厚重起来,无穷无尽的沙子压得人窒息。就在智穷力竭之际,有一天猛然醒悟:为何要穷毕生之力去数沙子呢?面前是大海呀!自己数着沙子却忘了大海,以及大海尽头的彼岸。

  我们的时代里知识更是唾手可得,知识的海洋在手机上汹涌澎湃,于是市井中充斥着忙忙碌碌数沙子的人群。无论学历有多高,张口闭口便是微信海岸捡来的沙子:某某人吃了某某“仙丹”癌症就痊愈了;某某人用了某某招数家财便万贯了;某某人认识某某人便飞黄腾达了。但是数来数去恰恰忘了此沙非彼沙。故事里的人有可能都成功了,自己却还在浪费生命不停地数着别人的沙子,数得越多越是失意,直到被虚无缥缈的“神沙”埋得不见了自己的身影,打开微信朋友圈,没有一条属于自我的见解。

  等学上摄影了,原指望会稍稍远离市井的喧哗,却是在世俗里变本加厉,淘来的还是同样的一大堆沙子:某某人说佳能好,某某人说莱卡强;某某人说胶片才是摄影,某某人说数码才是王道;某某人说后期是神器,某某人说后期是造假;某某人说黑白才是艺术,某某人说彩色才是未来。说这些话的人可能都成了摄影大师,自己依旧在数着别人的沙子,因为数来数去却忘了是自己在摄影,还是别人在摄影。

  数着数着,自己也给数糊涂了。某大师以黑沙成名,作品里全是深邃的沙滩;某某大师以金沙成名,作品里尽是耀眼的沙滩;某某某大师又以白沙成名 。。。 自己到处去抓上一把,如获至珍地带回家去,洒在自己的沙滩上,指望有一天成为集众家之长的大大师,可是看来看去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它既不深邃,又不耀眼,更不洁净,整个灰不溜秋的一滩杂物。于是知识的海洋反而变成了禁锢自己知识的牢笼,里面堆满了一家之言的咒语,让自己永不得解脱。

  多年前我来到洛杉矶一处著名的海滩,这里游人如织,一望无际的金黄。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金沙之下竟然都是黑沙。每一阵海浪都试图将它们混为一体,但千百年来都是无功而返,留下的反而是美丽而独特的图案。其实不管黑沙还是金沙只要纯净便是好沙,关键在怎么去分别与糅合,然后举一反三,为己所用。

  为什么别人数沙子数成了摄影大师,自己数沙子却只会数更多的沙子呢?因为沙子是有型的,可数的,可以用语言描绘的,可以让自己欲望立刻得到满足。然而沙滩尽处是摄影者视野中的大海,以及大海尽头的内心世界。这些是虚无缥缈的,只能体验,只能感受,没有捷径,没有公式,没有规则。每一位摄影家都尝试着告诉你,大师不是靠数沙子数成的,但却无济于事,因为实实在在的法宝才是自己所关注的。于是变得只见沙滩而不见沧海。

  摄影艺术的奠基人之一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 九十年前写过一句名言:“如果让别人的视野在世界与你自己的视野之间中隔开,你的创作将会极其普通而毫无价值。”摄影是人生的体验,需要用自己的感观去扩展自己的视野,用自己的灵魂去寻求自己的感动;而不是人云亦云地去搬运别人海滩的沙子。

  只有极目远眺,脚下得沙滩才会无足轻重。当我乘直升机飞行在上千米的空中,机身下非洲的沙滩不再是一粒粒沙子,却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图画。我羡慕成群的火烈鸟,因为它们是自由的。而自由的意志不会拘泥于海滩上的沙粒。其实大自然浩瀚的海洋里早已蕴藏了丰富的智慧和美丽的图画,等待人类的感官去发觉去经历。如果心中无动于衷,双目视而不见,又何必用相机去多此一举呢?

最新评论(5)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评论

热文推荐

热帖推荐

5

分享至

取消